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学生沿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使命在前,治黄重任在肩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 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大学生沿黄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使命在前,治黄重任在肩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圣人之治于世,其枢在于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历史文明史就是一部治河史。

大统实践团队在博物馆大厅的合影

7月1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队员来到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博物馆进行黄河历史记忆寻访活动,学习黄河历史文化,学习水利科学知识,了解人民治黄成就,深刻感受劳动人民的治黄精神和智慧,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实践成员参观黄河文物

队员悉心和来访的退休老人交流心得体会

此次活动主要参观场馆内丰富多彩的黄河历史文物古迹,探究人民治黄历程,感受治黄精神。团队成员们跟随讲解员追溯黄河文化,依次来到场馆的五个展区: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人水和谐,深刻体会到黄河治理的责任之重。通过对讲解员的讲解的认真倾听,结合课堂所学黄河发展相关知识和对黄河流域地理视频的认真观看,团队成员们已经对黄河流域的演变历史有了一定了解,为深入分析黄河流域的治理做出了一定准备。随后,团队成员对前来参观的一队老年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对父辈们治黄经历的见解和重重感叹,看着他们面对种种治黄成就和当今时代变迁,人民生活富裕而流露出的微笑,队员们更是为自己身为黄河儿女而自豪。

队员学习了解水土流失的科普知识

队员跟随讲解员一同学习黄河流域演变发展历史

通过参观黄河博物馆,团队成员了解了黄河的地质文化,学习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也体会到了人民治黄历程的艰辛,以及它如何造福一方人民。“黄河发展千年计,治水不朽铸新魂”,作力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青年的大学生要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更应保护自然资源,躬身力行并向大家积极宣传学习黄河文化,保护黄河资源。大学生还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民族振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团队手持横幅于场馆合影,宣传治理黄河的重要任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走进井冈山,寻访“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对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党员干部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七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港澳台赴井冈山社会实践队便依循着革命先…
积校史之厚蕴,创师大之辉煌
山西师范大学是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培养基地,其校史和校训对于高校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对建校以来校报、社团的资料整理汇总,对随学校从临汾一同搬迁过来的商铺和…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缩影与互助意愿探析
高龄留守老人不愿添麻烦李爷爷是一位76岁高龄的留守老人,独自居住在农村。他每天需要独立面对许多日常事务,包括自己做饭、割猪草、喂猪等。李爷爷告诉我们,因为年事已高,不能帮助儿女带小孩,所以不愿意…
追溯红色记忆,感悟长征精神
大学生网报泸州8月30日电(通讯员张颖)为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2023年7月6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根正苗红小花朵队”党史学习教育团实践队员来到…
整理调查问卷,分析苗绣现存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8月8日,河海大学“苗手绣非遗—互联网助力贵州乡村振…
体悟红色文化,重温沙洲历史
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30日电(通讯员张颖)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党的百年历程,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2023年6月21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根正苗红小花朵队党史学习教育团来到江苏省苏…
山管学子三下乡:畅游红色故土,秀出乡村振兴绿色画卷。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30日电(通讯员张晓晨)2023年6月12日,为贯彻落实团中央的“三下乡”政策,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绿红古新e动”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将军山马套村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
闪闪萤火:小小手工,大大创意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30日电(通讯员丁语欣)邓云乡曾这么说夏天:”冷布糊窗、竹帘映日、冷桶生凉、天鹏荫屋,再加上冷盏声声、蝉鸣阵阵,午梦初回、闲情似水,这便是一首夏之歌了。“但多数人的夏天没有这么的…
山原江河游学队队员参观烈士纪念园
为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追寻红色足迹。8月24日,山原江河游学队队员于子杭以及李清山分别到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的双鸭山烈士陵园以及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的阆中红军烈士纪念园开展实践活动。黑龙江省双…
山东大学(威海)实践调研团:中药基地种植忙,乡村振兴正当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8月13日,山东大学“‘参’入民心”暑期调研团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辛店铺村和冯楼村合作成立的浒源社区下丰禾园中药基地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