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信息学子走访农村改革发源地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农村发展情况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增进城乡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十分重要。通过实践参与农村工作和生活,可以亲身感受到农民的劳作辛苦、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农民的关爱。为增进学生对农村现状和农民生活的了解。滁州学院信息学子组织“赴凤阳县农村改革发源地实践小分队”于7月20至22日前往所在地调研。
7月20日,团队成员前往小岗村的村委会于内部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相关村民了解了一些小岗村的大致情况。
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以其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典范。1978年,由于当时农村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农民普遍缺乏积极性,小岗村的农民们敢于挑战传统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包产到户”改革。他们将集体土地改革为家庭承包制,每个农户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自由经营和支配土地产出。这一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得农田利用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带动了小岗村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岗村的成功实践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模仿。后来,“包产到户”模式得到广泛推广,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实践经验之一,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小岗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示范村。村庄环境整洁、农田井然有序。农民们通过农业生产、农村旅游等多种方式致富增收。小岗村的先进经验也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和学习者前来交流和学习。总的来说,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典范,它的经验对于中国的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月21日,团队成员前往了当地的博物馆,学校等相关地点。
大包干纪念馆展示了小岗村包产到户改革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包产到户前后的对比,以及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纪念馆中,我们了解了包产到户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农民的艰辛努力。展览介绍了改革前小岗村的集体经济模式和农民生活的困难,以及改革后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益的提高。此外,还展示了改革推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大包干纪念馆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小岗村包产到户改革的历史意义,也弘扬了包产到户的精神和理念。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它让我们知道了包产到户改革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实践,为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做出贡献。
大包干纪念馆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研究基地,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研究机构和参观者前来交流和探索。它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平台。.
7月23日,我们去参观了当地的农业设施,其中最属草莓园停留的时间最久。
.
小岗村的农田经过整理和规划,井然有序。农田被分割为合理的大小,便于管理和作业。同时,小岗村注重水土保持和农田灌溉,建设了排灌系统,确保农田的水源供应和排水畅通。有的农田使用无人机在上方观察甚至能看见很多小岗村的标志。小岗村有很多的温室大棚,用于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温室大棚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条件,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种植基地都都配有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包括人工灌溉和自动灌溉系统。通过灌溉设施,农民可以按需供给水分,保证作物的充足灌溉,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农业机械的使用,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劳动力的利用率。农民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土壤耕作、种植、施肥和收割等工作。
此次的暑期走访调研,学习小岗村包产到户改革的经验和历史故事,探讨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此外提高了环保意识:小岗村主张绿色生态农业,将生态环保作为发展的首要原则,此次暑期走访小岗村,可以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几天的调研也感受到了小岗村的民俗风情,小岗村保存着浓郁的民俗文化,如特有的葡萄节庆祝活动,以及本土的歌舞、美食等传统文化的体验。通过走访小岗村,可以切身体验中国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7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