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学子践行乡镇慢病科普,服务弥渡农村群众
中国青年网大理8月30日电(通讯员 郑楠炘)为进一步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响应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8月10日至8月16日,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锦绣大理共赴‘慢’行,援手老苍‘健’入佳境”临时团支部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助力改善当地群众就医行为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通过问卷调查、慢性病知识科普宣讲、医疗设施调研和医护人员采访的方式,助力弥渡基层慢性病科普工作,改善群众就医行为,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乡野山间 满怀热忱与使命
历经十数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实践团成员们终于在8月10日晚抵达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拖着沉重的行李颠簸着走过暮色中的茶马古道,准备开启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开展前期,实践团就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整理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与急救知识、制作宣讲材料与问卷调查表、确定医护人员采访的相关问题、制作宣传手册与宣传海报……队员们在分工协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问卷调查 了解乡村慢病情况
为深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认知水平,实践团采用了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对于不擅长智能手机使用的老年人而言,在交谈中获取信息是最便捷而高效的选择。来自云南本地的队员们用方言耐心地询问老人们的健康情况,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阐述问卷的相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在纸质或电子问卷上进行记录。
在询问过程中,实践团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与老年人不可避免的沟通障碍,例如部分老年人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回应,或是出现问题与回答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因此,队员们都极力通过最简单的言语让老人们明白问卷题目的大意。在问卷过程中,队员们也发现了前期准备工作中完成的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并不完全适用于老年人,及时进行问题的删减和改进,进一步提高调查问卷的实用性。
同时,实践团也在中后期扩大了调查群体的年龄段,通过扫码填写电子问卷的形式在当地中青年群体中进行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另队员们意外的是,部分中青年对于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竟然比老年人还要少得多。例如几个初中生在面对“血压值大于多少算高血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等问题时一问三不知。实际上,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普及群体应当不只局限于老年人,中青年群体也应掌握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家里老年人的照顾护理,对于自己未来的健康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图为实践队员在弥渡县密祉镇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楠炘 供图
开展慢病宣讲 给予爱和温暖陪伴
宣传慢性病知识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无法使用PPT讲解和慢性病宣传视频观看的方式辅助宣讲。队员们为了达到良好的宣讲效果,决定采用一对一宣讲的模式完成对当地老年群体的慢性病科普。在进行科普之前,队员们首先询问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所患有的慢性病,随后对症下药地给予相关疾病的日常护理知识和饮食建议。在宣讲结束后,队员们也会给老人们发放宣传手册,以便于随时查找翻阅。
通过宣讲过程中的交谈,队员们了解到风湿病、冠心病、肠胃病等也是当地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进一步完善了宣讲资料。同时,常年重盐重油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不重视医嘱而擅自停药、空巢老人无人看护等问题也一一显现,给实践团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思考。老人们十分乐意与队员们分享自己的健康状况与生活日常,在耐心细致的宣讲过程中体味一份关爱与温暖的陪伴。
图为实践队员在弥渡县寅街镇对当地老年人进行慢性病相关知识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艾霖 供图
进行医护人员专访 记录弥渡白衣温情
与此同时,实践团也积极采访基层医务工作者,深入了解基层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首要难题。有许多位医务工作者在采访中都谈到,预防对于乡村医疗而言无比重要。就乡镇地区的普遍经济状况而言,一旦患上某些严重疾病,治愈疾病的高昂费用足以压垮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若是早预防、早发现,便能够从源头上帮助人们免遭病痛的侵扰。此外,医务工作者们也提到,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空巢老人患病后无人及时送医并进行照顾治疗。医者仁心下的分身乏术是对基层医护人员的一个严峻考验,基层医疗的进一步提升任重而道远。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是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守护者,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以及家庭签约服务等重要任务,而在自我奉献的过程中,收获的点滴幸福感与成就感则汇聚成了基层医护工作者扎根基层的力量源泉。
通过采访,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基层医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认识到了他们在基层医疗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获得了无限启发,明白了打牢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和在实践中学习的必要性,感受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和使命。
图为实践队员在采访弥渡县寅街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楠炘 供图
走访乡镇卫生院 调查基础医疗资源
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当中无比重要的首诊防线,是人民群众健康的“看门人”。弥渡县密祉镇和寅街镇的乡镇卫生院都给实践团带来不小的惊喜。当地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已经较为完备:诊室、病房整洁明亮;各种现代化的医疗仪器,如DR、血氧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都配备齐全;各项设施都精心维护……这不仅为乡镇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也展示了新时代乡镇基础医疗的新风采。
乡土医疗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中医馆的开设使得乡镇医生能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使用传统中医技能为群众服务。李桐,弥渡彝族中草药名医,于1959年-1975年在寅街卫生院工作,期间治愈病人无数,在采集药材、配制药酒、接骨疗伤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传承教授徒弟多人,平凡而伟大。
虽然乡镇医院的医疗资源相较于城市医院,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但弥渡县乡镇医院已然具备了基本的医疗设施与人才资源,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图为弥渡县寅街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在向实践队员介绍卫生院的医疗设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楠炘 供图
探访文盛街 传承红色基因
除了日常的实践活动,实践团也将红色文化传承列入了行程。在实践活动的第三天,实践团来到了飘扬着小河淌水歌声的尹宜公故居。
尹宜公系密祉文盛街人,为早期弥渡地下党的主要领导,曾任弥渡第一党小组组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中共弥渡区委书记,为弥渡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收集整理了大量弥渡民歌,其中《小河淌水》成为了世界名曲。
队员们感受着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体会着奋斗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传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前进方向。
图为实践队来到尹宜公故居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艾霖 供图
携手同心挂牌礼 学思践悟座谈会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实践团来到了弥渡县团委会,进行了授牌仪式和座谈会。授牌仪式不仅是实践团与基层工作紧密联系的体现,更是校地双方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现。
授牌仪式结束后,弥渡县团委书记欧阳康同志和队员们开展了总结座谈会。座谈会上,队员们向书记汇报了工作情况,并分享了实践见闻与体会,相互交流了问题与建议。实践团与书记就城乡结合工作模式的探索、分级治疗的倡导与实践、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获得了不小的启发与收获。书记也对实践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与感谢,并向实践团发出邀约,期待青年医学生将自身成才、社会实践与乡村基层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
图为实践队在授牌仪式结束后与弥渡县团委书记欧阳康同志所拍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艾霖 供图
一段时光,一段旅途,一次体验,一次成长。在这个特别的夏天,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实践团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不仅传递了健康知识,改善了群众就医行为,还展现了青年一辈的责任与担当,“身入”基层,“心到”群众,“行至”实处,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八月的大理,见证了他们的奉献与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8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