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眉山8月31日电(通讯员 蒋芯)2023年8月24日,为了深入探究青神县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天池村,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流萤映竹实践队成员来到天池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联系了当地村委会的方国军书记和镇领导进行访谈。
瑞峰镇天池村,位于青神县境内岷江沿岸,隐于茂林修竹之中,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萤火虫种群在此栖息并不断繁衍,享有“竹里荧光,人间天池”的美誉。获悉,天池村乡村振兴主要依靠萤火虫旅游业、竹产业及鸡苗养殖业,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农业模式转变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模式,既摆脱了传统落后的农耕经济,又为天池村的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为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正在采访天池村党委书记方国军 叶染彤 摄
以萤为梦,扮靓生态乡村
天池村的萤火虫旅游等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良好。访谈中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清明前后是观萤高峰期,天池村兰厂沟中大量萤火虫集聚,点点萤光组成“银河”,每日客流量最高峰突破4万人。即使萤火虫本身的珍稀性吸引了大量游客,天池村还积极借助线上融媒体宣传萤火虫夜景,疫情期间,央视萤火虫夜景直播播放量突破亿次。方书记还表示萤火虫只是一个载体,能够增加收入的是住宿、美食等相关产业,天池村之后将延长产业链积极建设特色农家乐和民宿。同时,天池村将践行低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将乔木林改成竹林,增加竹林规模,吸引更多的萤火虫种群在此栖息,不断扩大萤火虫载体的辐射范围,从而增加文旅影响力。
以竹为媒,擘画富民乡村
天池村在青神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完成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全村兴起“种竹热”。不仅是因为当地的生态条件适合培育竹,并且粗放式的竹类产业只需要村民将竹苗种植在山地中就能获得经济效益,既方便外出务工也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天池村进一步通过技术投入扩大竹产业,特别是引进了高产量、强适应性以及用途广泛的“斑布一号”新型竹苗供应当地竹原料产业。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与方书记交流得知,天池村每日预计竹产量达到40吨,年产12000吨,以600元每吨计算竹产业的年收益接近800万,再与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包销合同保障销路,赚“生态”钱。同时,村上还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老百姓只需将土地入股到公司,由公司负责前中后期的开发、运营及销售,解决了砍竹难、卖竹难的问题。
以荫为棚,培育雏凤乡村
天池村利用其丰富的竹林资源,采取独特的林下养殖方式,将鸡苗放养到竹林中,使鸡的品质大幅度提高,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林下养殖地也可通过收购农户鸡苗与其进行合作,为农户带来更高的收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同时,流萤映竹实践队通过采访当地的镇领导了解到,天池村共打造了5个林下养殖点,其中有3个养殖点已正式完工,进入试用阶段。未来,林下养殖模式将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最后,流萤映竹实践队员向方书记请教天池村乡村振兴发展诀窍时,方书记提到“人才、技术、基础设施”是天池村乡村振兴的三大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竹业发展的基础;技术是未来,先进的科技是天池村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天池村也正是坚持这三点才让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图为流萤映竹实践队队员与天池村党委书记方国军合影 蒋芯 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流萤映竹实践队以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的乡村振兴发展实例为切入点,对天池村进行实地调研以及与当地村委会的方国军书记和镇领导直接对话,分别从萤火虫经济、竹产业和养殖业三个方面深入了解了青神县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具体方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可鉴之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4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