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卜锦瑞)为实地考察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安徽大学文学院宣风泾韵暑期实践队伍前往泾县调研当地旅游业发展现状,并于7月17日动身前往桃花潭村桃花潭风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勇担时代重任,努力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出谋划策。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泾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意摄
“四色泾县”树品牌助力乡镇新发展
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了解泾县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与成果,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当地文旅局进行采访。
文旅局工作人员十分欢迎大学生来到当地进行调研,在他的介绍下,队员们获悉了泾县正在利用乡镇旅游资源推进建设“四色泾县”这一旅游品牌:以云岭村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具有典型皖南风格的桃花潭村为代表的徽(灰)色旅游、以蔡村镇月亮湾风景区为代表的绿色旅游、以榔桥镇中国宣纸文化园为代表的白色旅游。而小队成员当日计划开展实地调研的,正是极富皖南民村特色的“徽(灰)色旅游”景区:桃花潭风景区。
据介绍,桃花潭风景区所处的桃花潭镇不仅拥有着优美的湖光山色,还保留着皖南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共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为了开发当地如此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泾县除了围绕其打造徽色旅游的品牌,还积极地推进各类配套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据悉,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桃花潭镇——一个原先平平无奇的小村庄——现已建成安徽省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且在进一步全力创建国家级度假区。这一点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极大激发了当地的经济活力。
临别时,文旅局的负责人员感慨道:“桃花潭算是泾县最具有人文底蕴的旅游景区了。现在正值暑假,我们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宣传,鼓励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胞前来游玩,其中有一项政策就是学生免门票哩,你们算是来对地方啦。”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桃花潭风景区市场部经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恒摄
人文历史蕴动能有效开发惠民生
作别文旅局负责人后,队员们便正式动身前往桃花潭风景区。一位市场部的经理接受了队员们关于桃花潭景区运营模式与助农效益的访谈。
经过访谈,队员们获悉了游客到桃花潭游玩时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参观型游览,游客们可以参观中华第一祠,文昌阁,水东老街,东园古渡等富有人文气息的传统景点,感受当地传承千年的厚重历史底蕴;另外一种便是体验式游览,如10℃竹筏漂流、龙舟竞渡、摆渡船等极具趣味性的水上项目。说到这一点时,经理笑着向队员们描述道:“每到炎热的夏天,咱们风景区总是回响着欢快的戏水声,来到桃花潭消暑已经是当地人的必备项目了。”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桃花潭风景区建成以来,极大促进了当地的各项产业发展:桃花潭度假区的金字招牌,让当地的笋干等特色农产品有了广阔的销路;桃花潭壹境文化交流中心、桃花潭文创小镇的建设也以文化赋能的方式,让当地的特色手工制品进一步升级为了具有人文气息的文创产品;桃花潭驻念民宿等新业态文旅项目更是提升了当地接待游客的能力,为游客提供了食、宿、行、娱、游、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同样回馈了当地民众,让民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十足的改善。
实地调研知实情 文旅赋能促振兴
图为小队成员漫步在桃花潭南阳古镇保留着古风古韵的街道。中国青年网通讯何意摄
在当地一位热情居民的带领下,队员们开始了对桃花潭风景区的实地调研考察。他向队员们介绍,桃花潭风景区是围绕着桃花潭镇建设起来的,这就使得景区内充满了别处旅游景点所没有的,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
而在风景区正式建设前,桃花潭镇深居山中,因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经济也并不发达,是当地比较贫困的镇子之一。“好在有了这个景区,我们自己种的粮食、采摘晾晒的笋干还有自家酿的酒都可以卖出去了。除此之外,我们更是可以做一些有特色的手工制品,卖给游客们作为纪念。特别是前两年,省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后,咱们村民的收入翻了一番都不止呢。”走在古意盎然的街道上,这位居民向队员们详尽地介绍着桃花潭风景区的建设带给村民们的福祉。
经过对居民们的走访调查,该风景区共为桃花潭镇约6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为近百户人家搭建了经营销售的平台。近年来,该风景区与政府合力,立足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大力扶持引导在当地围绕桃花潭这一旅游品牌开展建设,把就业岗位实际送到农民手中,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地致富”。
安徽大学文学院宣风泾韵暑期实践队伍队员们通过此次探索泾县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镇文旅产业的帮扶实效,对泾县乡村振兴道路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认识到扎根基层、实事求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性。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考虑集体利益,扎根乡村一线,作为一股新鲜血液涌入到“以青春之我,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9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