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潍坊风筝非遗技艺、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寻风筝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以及电商发展对风筝产业的影响,兰州大学文学院组建了“‘潍’爱有你 ‘鸢’远流长”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由王雅慧、王子璇、王雨晴、杜睿、孙伟强、张金悦6名成员组成。自8月1日起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线上搜集资料了解风筝非遗相关知识,通过线下实践调研切实体验风筝文化、感悟非遗魅力。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吸引了众多关注,潍坊风筝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潍坊的文脉,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更是居于此地人们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团队成员自小生活在潍坊,对潍坊风筝有着天然的喜爱与敬畏,潍坊国际风筝节的火爆更是让世界看到了潍坊风筝,也让团队成员看到了风筝的独特魅力。
01线上资料搜集,风筝原来如此多样
在进行线下实践前,实践团成员提前在线上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采访稿,为线下实践奠定基础。实践团成员分工搜集了潍坊风筝的流派、形制、以及制作流程的相关资料,面对多种多样的风筝流派与形制,团队成员不禁感叹风筝原来是如此多样的、风筝制作原来是如此复杂的。
02走进非遗,感受风筝的魅力
夏日炎炎,灼灼风华。8月3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杨家埠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团参观了杨家埠风筝博物馆,了解了杨家埠风筝发展的历程与近年潍坊市来为传承风筝文化所做的一些努力。面对博物馆内丰富的馆藏,悠久的风筝历史,串式、硬式、板式、软式、立体、特技等各种风筝形制,实践团成员或惊叹其精美或思考其放飞原理。潍坊风筝独特的内容取材也吸引了团队成员和众多游客的目光,有以历史故事为原型的伯乐相马,有以人物为原型的荷花仙,也有以动物为原型的绿寿龟、红寿龟,团队成员纷纷拍照记录,将其运用到后续的宣传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博物馆内风筝合照)
8月3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杨家埠风筝扎制作坊,观看了手工艺人扎制风筝的过程,包括制作骨架、绑扎骨架、裱糊风筝、绘制图案、涂色等,一小节风筝骨架的制作需要手艺人多次烤炙竹子使其弯曲到合适的程度,团队成员在风筝手艺人身上看到了风筝非遗技艺的魅力也看到了风筝制作技艺传承的不易。最后,团队成员在手艺人的帮助下参观了风筝制作的工具、体验了简单的风筝制作。在手艺人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前往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作坊体验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深入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风筝骨架制作)
第二天实践团对周边的风筝商店等进行了调研,并对一些前往风筝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展开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游客表达了对中国非遗文化传承力度的担忧,在担忧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杨家埠在风筝文化的保护方面所做出的一些措施。有不少游客表示,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放过风筝,对风筝的相关知识也不甚了解;也有游客认为,风筝作为一项运动,其不仅广受各个年龄段人士的喜爱,还兼具了美术、艺术、力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不会轻易衰落下去。
通过对杨家埠风筝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博物馆以细致丰富的资料、实物等,全方面地展示了杨家埠风筝的历史沿革、辉煌成就以及其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与国际的接壤,充分体现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在风筝文化的传承方面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现代技术的助力。
03电商助力,风筝飞往千家万户
8月13日实践团前往了第二个实践地——王家庄子村,王家庄子位于潍坊市坊子工业发展区,被誉为“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世界上每10只风筝就有6只出自这里,风筝年产销居全国第一。实践团来到王家庄子村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上各个风筝制作厂的门牌,一条街道上便有七家风筝制作厂,全村加工企业约有300余家。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潍坊市坊子区风筝产业协会风筝办公室,首先采访了山东省风筝协会副秘书长、潍坊风筝协会副会长王铁源老师,在采访中王老师提到“电商为风筝产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由最早的3721到阿里巴巴,再到现在的抖音、快手,风筝村也有非常多的工厂用直播带货的形式进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风筝的销售量,扩大了风筝的销售范围”,在与王老师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网店的开设,带动了村子的就业,风筝的火爆、新闻的宣传吸引了众多游客,村子建起了风筝文化广场风筝博物馆接待游客,在风筝产业+旅游业的多重助力打造了王家庄子村的特色乡村振兴名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王铁源老师)
在王铁源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维军风筝制作厂,分别参观了工厂内三个不同的车间,裁剪、组装、打包,工厂内的工人分工合作,团队成员仔细参观了三个车间内工人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对风筝生产制作的步骤、程序有了大体的了解,在与工厂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工厂所制作的风筝不仅销往国内,更有许多风筝在国外畅销。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维军风筝厂)
为更好的了解各地人民对风筝传承的看法,对潍坊风筝的了解程度,实践团发布了两份线上调研问卷,现已收回150余份。风筝是大家放飞的玩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代代手工艺人精神的象征,应该、值得被更多人了解、体验。线下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将自己制作的风筝的视频以及宣传潍坊风筝的视频发布到了网上,为宣传风筝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对潍坊风筝非遗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风筝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潍坊文化的代表,风筝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潍坊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实践团成员表示,传承风筝非遗文化不能只依靠一时一地一人的努力,而是需要世世代代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将风筝文化与地域文化、现代科技相结合,以传承优秀文化为己任,助力风筝非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前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1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