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为何鹿可呦呦鸣,声音知识要弄清 ——物理学院团委小朋友们会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 作者:何思睿

2023年7月21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小朋友们会服务队开展了“三下乡”期间的第二节特色课程——看得见的声音。秉承着春风化雨,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小朋友们会服务队教务组成员何思睿与周国瑄精心设计了一节创新型课程。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下,中小朋友们对生活技能,科技应用等课本外方面的知识需求逐渐增大。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科学知识方面的兴趣,扩大小朋友们的知识面,提升小朋友们动手能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物电团学服务队教务组用一堂创新的科学特色课,带领顺德星槎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探索声音的美妙。

作为这节课的引入,何思睿老师首先邀请小朋友们分享在生活中他们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例如歌手的歌声,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雨声,风声,汽车驰骋的声音等,然后向小朋友们抛出疑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借此进入课堂的第一组实验:声叉实验。声叉实验的内容如下:用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中的情况;用敲击后的音叉放在铺满彩色纸屑的紧绷塑料薄膜中,观察彩色纸屑的运动情况。实验结束后,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振动的音叉会使水面产生振动,让彩色纸屑跳动。随后何思睿老师总结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随后何思睿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制作纸炮,深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至此,课程的第一部分结束。

图一何思睿老师介绍纸炮的制做

随后何思睿老师向小朋友们讲解关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在这部分中,何思睿老师首先利用海水是以海浪的形式在大海中流动的例子类比出: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随后,何思睿老师详细讲解了声波图与声音三大特性的关系:音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物体振动方式、发声体的结构有关。紧接着,何思睿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入第二组实验:让声音看得见。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利用提前准备好的特殊教具进行实验。何思睿老师要求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改变音量大小,音调的高低来改变图案的形状。最后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得出:声音越大,图案大小越来越大;音调越高,图案会越来越复杂两个结论。试验结束后,何思睿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实验原理,让小朋友们们对声音的特性更加熟悉。

图二何思睿老师展示实验过程

紧接着,进入课程的第三个环节:噪声的危害与防治。何思睿老师通过两个精心准备的小视频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什么是噪声,噪声的危害,以及噪声的防治,噪声的好处四个知识点。随后提问了两个关于噪声的小问题,加深小朋友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最后的环节是介绍声音的功能与应用,分别有声纳、调节情绪、信息传递三个。简单介绍完后,何思睿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了有趣的传声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图三何思睿老师讲解声纳原理

图四小朋友们进行传声游戏

课程的最后何思睿老师对课程的所有内容进行了总结,至此,课程顺利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玉师学子社会实践:感悟传统魅力,促进全面发展
在此次教育关爱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除了暑假作业辅导,开设趣味英语课、多彩音乐课、七彩手工课、讲解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聂耳与国歌精神等课程外,还十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力求让小朋友…
红色文化宣传不停步,沂蒙精神走进校园。
在2023年暑假,我们实践队伍深入河南商丘睢县河堤镇丁庄小学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红色文化、沂蒙精神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他们并不了解其真正的意义与隐藏在后面的故事。我…
寻访红色足迹,我们仍在坚持
7月15日上午,社会实践队队员跟随圣和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员来到了敬老院,开始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按照计划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和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有时社会实践队员的…
关爱老人,传承文化
活动前期的工作准备包括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圣和社区服务中心与敬老院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与其洽谈具体的时间和相关的事宜,统计好参加此次活动的相关人员,对实践队的队员们进行了工作上的指导。并交代注意…
红色经典,薪火相传
活动前期的工作准备包括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圣和社区服务中心与敬老院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与其洽谈具体的时间和相关的事宜,统计好参加此次活动的相关人员,对实践队的队员们进行了工作上的指导。并交代注意…
圣火耀中华,精神传后人
每一个烈士陵园都记录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历史,都记录了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与当地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都是当地的一段峥嵘岁月。为了进一步认识红色遗迹的重要意义,2023年7月20…
红色耀中华,精神予后人
实践队员依序参观了纪念馆的三个展厅,了解纪念馆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的感人事迹,他们有的是和平时期为了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牺牲,也有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在前线或隐蔽战线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献身,每…
神奇的魔法管道 ——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
2023年7月22日,星槎小学的小朋友们迎来了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中陈远娴老师于“三下乡”期间开展的“神奇的魔法管道”课程,旨在通过讲解毛细现象的有关知识,如毛细现象的概念、影响毛细…
寻信之旅,携香而归 ——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
2023年7月22日,星槎小学的小朋友们在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的带领下开展了“寻信之旅,携香而归”活动。旨在将正在消失的香囊文化传播给新时代的小朋友,让小朋友们在玩乐中对香囊文化产生一定的认识,对…
“后脱贫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寻
摘要: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