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红色文化资源,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海队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活动。2023年7月10日,队员张新雨前往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对红色革命老屋、红色商业街和文化馆进行调研。
7月10号早上,实践队员来到了沂蒙山根据地,沂蒙山根据地是中国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有“两战圣地,红色沂蒙”之称,这里是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大众日报》的发祥地,有着丰富又厚重的红色文化。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题字的“派兵去山东”,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心中一种敬佩之感油然而生。走进中央山东分局旧址,略过资料和文物,慢慢的把自己代入进去,实践队员感受当时烽火连天的岁月,用人骨做的烟斗和731部队的防毒面具都无不显示着侵略者的残忍。电报机、土地雷、铁片一样的大刀,是共产党的武器,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前辈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带领着人民群众参军参战、踊跃支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但如此,在这里实践队成员还聆听了共产党的感人事迹。1939年1月1日,大众办大众刊的《大众日报》就是在这里的三间简陋的草屋中诞生,先辈们用一部破旧的对开手摇印刷机和紧缺的铅字制作出了第一期的2000份报纸。随后,有人民支持拥护的《大众日报》不断发展壮大,也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接着,实践队员又来到了根据地广场。沂蒙山根据地纪念碑高高的耸立着,一手握着步枪一手握着扁担。实践队员经过采访,从老人口中得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是用扁担挑出来的,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用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
沂蒙红嫂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红嫂张志桂是抚育革命后代的好“妈妈”,祖秀莲救治伤员郭伍士,她们本是平凡普通一名百姓却干出了一件件伟大的事,虽然她们大字不识几个,但她们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革命出一把力,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参观途中,当实践成员以交谈的方式向当地的老一辈人探讨的那段令人震撼和钦佩的革命时期的故事时,老奶奶眼中不禁流露出感激和欣喜的光芒,不但如此,实践队员也感同身受。
从广场出来,实践队员无不被深深的震撼。是什么支撑着先辈们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是解放全中国的远大理想,是建立新社会的坚定信念。
最后,实践队员来到沂蒙革命根据地抗日烈士陵园,此地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有353位烈士长眠于此,烈士陵园中大都也是无名烈士,成员们庄严肃立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追思革命先烈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用鲜血换来现今美好生活的崇高品质。烈士陵园的正前方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碑高6米,正面篆刻着“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碑的左侧面是251 字的碑文,碑的后面与右侧面是261位烈士的英名。沂蒙山根据地广场上的高高耸立的雕像与周围旧时军队的装备将成员们带入到那个战火四起的年代。坦克飞机上的清晰可见的弹坑裂痕映衬着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战胜利的保障,广场上人物石像栩栩如生地反映和记录了当时根据地人民支前抗战的场景,推车的、挑担的、磨面的、织布的,“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展现出军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群众支持抗战伟大力量。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人民群众力量也将永垂不朽。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和实践探讨,实践队成员不但回顾了那段不平凡的红色岁月,还对“军民一家亲”五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切身领悟到艰苦奋斗时期的精神凝结。不但如此,在历史遗址中感悟伟大革命精神,队员们表示要做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传者,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