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下乡,实践落地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希望之星

为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希望之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夏勇老师的带领下赴往京山市进行为期21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团队队员先围绕普通话课程展开口才教学,介绍了普通话的定义及其重要性。绕口令环节的教学,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声声清脆,动人心弦。
美来自笔,爱来自心。实践团成员们以简笔画为重点展开教学,进行贴心指导,详细讲解例画,使同学们了解简笔画基本形式与简洁洗练的笔法。成员们通过围绕不同主题、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绘画,积极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美术、提升绘画技能的机会。最后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绘出心目中的美丽家乡,这是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一次全新尝试。
体育支教,以体育人。实践团成员们用自己所学,灌以热情,为乡镇孩子打开一个五彩斑斓的体育世界。体育课分为三部分:趣味活动、分组教学、友谊比赛。在一组组游戏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还从中收获诸多运动技能。体育支教,突破体育教学传统思维模式,助力青少年强身健体、怡情励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3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高科技助残实践日志
今天(8.17)我们参加了一场关于高科技助残的宣讲活动。对于这个活动,我们准备已久。从上周开始,我们就开始搜集一些高科技助残的各种资料,比如上周五我们拜访了浙大网新,他们与浙里办合作,在浙里办上开…
重走长征路-再看猴场会议
重走长征路-再看猴场会议1934.12.31——-1935.1.1中央红军在贵州瓮安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便是猴场会议。猴场会议是继黎平会议后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是伟大转折…
重塑自信,共同成长
重塑自信,共同成长背景介绍:该小学是芜湖市无为市福渡镇上的唯一一所小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老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指导。但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情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西安市中原寺村三下乡调研
为了深度调研农村智慧农业的情况,积极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切实助力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九省百余地“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2023年8月赴西…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用心关爱,呵护成长
我国的校园欺凌问题十分严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其中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发生的比率比其他类型更高。为降低金鸡乡中心小学的校园欺凌发生的频率,2023年8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
从“心”出发,扬帆起航
2023年7月18日,罗店村“希望家园”暑假班带领小朋友们进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绘画课堂当中。课程一开始,老师先向小朋友们阐释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
梦想一心共筑乡村梦
生物工程学院“梦想一心”乡村振兴探索团于7月3日上午7点半顺利出发,驶向河南省商水县大武乡边王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参与的探索团队,深入到农村,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梦想终会飞出大山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为感受前辈艰苦支教条件,学习最美乡村教师的教育精神,2023年7月31日,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以下简称“川队”)的30余名同学跟随大竹县妈妈镇金鸡乡中…
走进敖汉史前博物馆开展“爱心课堂”活动
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是内蒙古全区建筑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之一,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陈列的遗址及出土的珍贵文物32000余件(套),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128件,二、三级文物800多件,并有100余件属…
共筑家校共育的桥梁
20203年7月24日,罗店村“希望家园”暑假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教师们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并进行了交流和沟通。通过家访,教师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