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师安澜队赴汕尾市长沙学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大学生网报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赋能,书籍作朋”实践团 作者:安澜队

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课程赋能,书籍作朋”实践团于2023年8月23日赴广东省汕尾市城区长沙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建立微澜图书馆汕尾1馆,开展系列精品导读课程,助力流动儿童学校阅读教育。

做微小的事情,期待微小的改变。——题记

窗外,八月的流岚在红日的怀里融化,眼里满是遮不住的晴天。一位小男孩拿着一本厚厚的图书蹦蹦跳跳来到我身边,我将目光收了回来。

“老师老师,洪水来了,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呀?”

“因为这样可以保护更多的人。”

“好,那我以后也要做这样的人!”

他抬起头,望着我,傻笑。

倏地,一股无形之力将我拉入了记忆的漩涡中。几个月前,我因阅读爱好而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分享阅读、交流感想。

在经过一番调查后,我们了解到由于家庭、社会现状等原因,流动人口子女阅读现状不太理想,存在阅读空间缺乏、图书获取渠道有限、阅读结构单一、阅读活动较少、阅读指导活动缺乏等问题。因此,我们决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1]校内阅读环境。自此以后,一颗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于是我们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虽不是一帆风顺,但队伍也很快[2]集结完毕。经过仔细斟酌后,我们的名字定为“安澜队”,意为“安三尺书屋,起一阵波澜”,我们希望通过做微小的事情,能带来微小的改变。

就如一滴水滴进湖里,泛起一阵涟漪,并层层扩散。

长沙学校,坐落于一个小村庄中。片片白墙红瓦,筑起了校门,更显出这所学校古朴的风格,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岁月斑驳的白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被雨湿润后更是滑腻至极。团队成员多次实地调研,最终与长沙学校百千万工程结对成功,为这份宁静增添了更多青春活力。

依托微澜公益组织,我们以长沙学校为试点建立微澜汕尾1馆,也是第一个完全由大学生群体建立并运营的微澜图书馆,后期将以相同模式面向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流动人员子女学校推广,形成辐射带动,我们队伍这个小水滴,如同滴进了一片湖泊,泛起层层涟漪,向外扩散。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感受着橡胶鞋底与与尖锐的沙砾、松散的泥土以及混凝土的摩擦,我们将一千多本图书引入了校园图书室,进行整理分类,录入益迪云图系统——给每一本图书唯一的身份码;标号、上架,使这所图书馆从无到有。原本沉寂的图书室被崭新的书籍、书架填满,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望着一排又一排的图书,热爱阅读的我心中不知何时涌起了一股暖流,彼时所有的劳累与疲惫感烟消云散。

在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也遇过重重困难与压力,有过彷徨,有过懊恼,但并不因此而气馁。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社会、陌生的人,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去建设一个流动儿童的校园图书馆,为他们开展系列精品导读课程,只因心中有着对图书、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对梦想的一片炽热。

“虽然跟他们的相处时间只有几天,但是他们的活力充满了整个班级。看见他们端正地坐在桌椅上聚精会神的看书、上导读课,心中积压的情绪顷刻间烟消云散,发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我提笔在日记本上如是写道。虽然我们做的都是微小的事情,但是我们期待一切微小的改变。

八天的时间,我们真的能泛起一阵波澜吗?

在生命教育系列导读课程中,讲到网络安全教育,小妍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块“遭受过网络暴力”的小人pvc板,邀请他们用彩色便利贴写下想对小人说的话。“不要伤心,不必理会他人,做好自己就好,你是最棒的!”我身边的一位小男孩一笔一画地在便利贴上写道。或许是感应到我在背后望着他,他回过头,眼神却有些躲闪,“老师,我也遭遇过网络暴力。当时我非常非常害怕,但是现在我知道了该怎么做,谢谢。”他顿了顿,接着说,“我们也不能网络暴力别人,这样是不对的”。

正值早晨。透过窗户的缝隙,一缕阳光直射了进来,打在他的脸上。不仅照亮了他的脸庞,也照亮了我的心田。我们做的微小的事情,已然带来了微小的改变。

自从来到这个地方,与周围的一起发生了联系,我未曾停止思考自己究竟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温暖?希望?还是爱?在自然教育系列导读课堂上,小刘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各种自然灾害,着重讲解台风以及洪水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教室里有些闷热,但台下的孩子们听得很投入。我端着相机,在走道中穿梭,俯下身子,按下快门键,捉捕着每一个孩子们专注的神情。而今日手机上弹出了17级台风即将在汕尾登陆的预警,心中五味陈杂,在恐慌的同时,又因刚为孩子们科普过应对台风的知识而感到欣慰,心底默默祈祷着大家都能平安无事度过台风天。

“小林老师,快来和我一起打羽毛球!”课间,小胖挥舞着手,跑下台阶,嘟嘟嚷嚷。接过小胖手中的羽毛球拍,小林老师和小胖打起了羽毛球。小胖的脸红扑扑的,在水泥地上高高地跃起,又重重地将球扣落,胸前的红领巾也随之晃动。“要不要休息一下?”小林老师递来一瓶矿泉水。“不用!我不累,继续打!”小胖撩起衣服,擦了擦额头细密的汗珠,扑闪着明亮的眼睛。

我们常在每一个和孩子们关系更进一步的时刻而倍感惊喜。“你们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理想教育课堂上,小张老师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孩子们。路过小胖的身边,我低头看了一眼写得歪歪扭扭的字:“老师,因为我爱老师。”

很感激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认知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虽然我们做的不够完美,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尽我们所能去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美好。

“老师,你还会再来吗?”

“老师,我会想你的!”离开之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向我们挥手道别。

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小城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仍是一如既往的宁静。在这里,我们安三尺书屋,掀起一阵波澜,我们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共建持续、稳定、开放的图书馆,我们一直在路上。

因为,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原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汪雯班级:英语2301班地点:甘州区东街街道实践感悟:参与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深入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与变迁,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王雷班级:建电2301班实践感悟:2025年,我作为返家乡的大学生,在稷山县科协参与了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实践中,我参与了科普宣传资料的整理与制作,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二)

姓名:王瑜陶学校: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单位:张家川县科技馆实践感悟:在科技馆担任志愿者的这一个月忙碌又充实。为参观者讲解知识、协助科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好奇兴奋的眼神……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

姓名:闫雪妮班级:水利水电工程2402班实践地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水利管理站实践感悟:闫雪妮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静宁县双岘镇水里……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

姓名:汤万宗班级:土木工程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嘉园社区实践感悟:汤万宗在假期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当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工作内容为:落实居民居住房屋……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

姓名:辛晓玉班级:数理学院信计2201班实践地点:宁夏银川兴庆区团委实践感悟:在春节期间,我积极响应区团委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协助排查火灾隐患,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返乡践初心 青年展担当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社会

姓名:高馨月班级:信号2404班实践时间:1月22日-1月23日实践地点: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街道民族东路社区.实践感悟:记录1: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清扫小区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云支教特辑 | “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一起云支教志愿者风采展示

姓名:杨天语班级:通信2403班实践感悟:身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从“核”而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录播课程,我心中满是感慨。备课时,先辈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事迹深深触动我……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最新发布

跨越国界的医疗之光: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
湖南,长沙,2023年8月10日,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援非医疗队呼吸治疗师,向林军老师接受了采访,分享了他的援非经历以及对医学生的深刻寄语。向老师的话语充满温暖和感慨,反映出了他在援非任务中的见闻和体…
研苹果之红彤,析乡村之振兴
研苹果之红彤析乡村之振兴|长大学子赴陕西延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了提高学农、知农、爱农素养,更好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7月15日,长安大学“研苹果之红彤,析乡村之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延安市,开展…
中南大学援非医疗队:勇敢的医者仗剑前行
湖南,长沙,2023年8月10日今天上午,中南大学感染科、援非医疗队的肖伟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在非洲援助工作中的感人经历,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医疗资源短缺的困境,还展现了中国医疗队的无私奉献和卓越技能,…
南理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华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南宁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桂心逐梦”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6月29日,前往桂林市临桂区环湖小学进行二十大理论普及宣讲,…
淮师大——共看繁花似锦开,红色星火脉脉承
中国大学生网淮北9月1日电(通讯员闫慢利)为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7月8日-7月10日,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队长肖莹带领“共看繁花似锦开,红色星火脉脉承”团队队员闫慢利…
追寻委员足迹,学习井冈山精神
7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暑期港澳台井冈山社会实践队启程前往并到达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学习革命历史,领悟红色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
弘扬胡杨精神,筑牢奉献底色
弘扬胡杨精神,筑牢奉献底色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社区居民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弘扬胡杨精神,筑牢奉献底色”志愿服务团队于7月6日来到了阿拉尔市金银…
守护美丽微笑,志愿者在行动
“微笑港湾,与心同行”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于2023年7月4日来到红苹果世纪之星幼儿园,开展“守护微笑”唇腭裂与口腔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提高幼龄儿童对唇腭裂的正确认知,减少社会对唇腭裂患儿的歧视,帮助唇腭…
2023三下乡 I 学习焦裕禄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赴洛阳中信重工参观实习
2023年8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批学生赴河南省洛阳市一拖集团进行暑期生产实习实践活动。在此期间,他们还到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参观实习,了解了中信重工的发展历史、生产工…
以心向美,自然美育!
以心向美,自然美育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一起构成了美的领域美的种类。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自然美也包括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因为美好的人工环境是和谐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