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落地情况,通过安徽工业大学“笃行青春,规划美丽”乡村振兴实践队对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红光村的调研,了解乡村建设现状、问题及可行的发展路径。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村干部和村民交流,以及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有益信息。报告总结了乡村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地方发展、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战略在实际中的推进情况,安徽工业大学学子积极组建乡村振兴实践队,通过对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红光村的调研,探索乡村发展的可行路径。
二、实践背景与目标
(一)实践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子和艺设学子积极行动,共同组建了“笃行青春,规划美丽”乡村振兴实践队。在实践中,我们将聚焦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红光村,深入了解其地方背景,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为乡村建设献计献策。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一个以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为支柱的城市。姥桥镇作为该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积极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号召,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升级。红光村作为姥桥镇的一个典型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了红光村作为实践地点,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实践目标
本次实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全面了解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红光村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乡村规划与发展情况:
通过座谈会、访谈等方式,了解红光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所制定的规划和取得的成果,探究地方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评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实地走访红光村,评估其基础设施现状,尤其是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了解村民需求与期望: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村民对乡村发展的期望,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意见和需求。
4.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基于调研成果,针对红光村的问题和潜力,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意见。
通过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希望为红光村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推动地方发展朝着更加可持续、宜居宜业的方向迈进。同时,通过实践,我们也将增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三、实践方法与结果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红光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方法和具体过程:
(一)实践方法
1.座谈会与访谈:
在第一天,我们与我校驻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政策、历史和发展情况。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初步了解了红光村的振兴方向和目标。随后,我们与村支部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详细了解了乡村规划的制定过程、取得的成果以及遇到的困难。这些访谈为我们后续调研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
2.实地调研:
在第二天,我们分为两队,深入红光村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我们评估了沿街建筑的状况、道路交通的便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情况等。通过实地调研,我们直观地了解了村庄的基础设施现状,为后续的建议提供了实际依据。
3.问卷调查与访谈:
在第三天,我们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放了问卷,旨在了解马鞍山市和县的地域基础现状、环保政策的实施与效果、资源的利用情况、文化产品的推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我们与村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详细了解了他们对乡村现状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他们的家庭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期望等信息。这些访谈为我们提供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情况。
通过这些实践方法,我们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我们在后续报告中提出更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二)实践结果
1.红光村发展概况
红光村紧邻郑蒲港现代产业园区、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和港口,是郑蒲港的北大门,临近沪武高速、天天高速、巢马高铁,347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辖23个自然村1329户5491人。其中,2100多人外出经商或务工;已征迁1160户 3650人(截至2022年底)。全村脱贫户监测户62户115人,20户整户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16户只有一个弱劳动力;2-3户2023年可稳定脱贫。
全村原耕地总面积385.83公顷,目前计税耕地面积约180公顷。其中绝大部分以大棚种植为主。村域内有6个菜场、1户辣椒加工企业共20多家经营户。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红光村属于“城郊融合类”村庄,兼有“搬迁撤并类”性质。目前,红光村兼有城乡二元性,部分村庄已经拆迁融入城镇之中,部分村庄位于城镇边缘,在形态上仍然需要保留乡村风貌。
通过调研,红光乡村振兴的思路是:依托和县蔬菜基地、郑蒲港“绿色食品”产业、综保区和港口物流等优势,打造以瓜蒌、大棚蔬菜(冬辣椒)种植基地,绿色蔬果初加工基地,打造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基地,乃至成为郑蒲港物流产业基地,形成区镇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简称红光“三基地一示范区”定位)。同时,希望新区大力推进核心建设区(包括红光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村民问卷结果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共计寻找100人参与了投票,其中100%的调研对象为红光村村民,本次调研对象基本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根据小组的初步调研数据,对于乡村振兴工作,大部分村民表示自己亲眼见证了乡村的变化,对于政府的工作十分满意,少部分投票者表示自己对于乡村振兴工作基本满意,但自己认为还有能够提升的地方。只有2%也就是2位投票者表示自己认为工作有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正。该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绝大部分村民对于红光村乡村振兴工作是满意的,但乡村振兴工作仍然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小组的第二份问卷,进一步调研了村民对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的建议,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就业问题、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大部分村民都选择了希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这说明在乡村振兴五方面中,红光村需要在生态振兴付出更大力量。
四、实践成果与分析
通过三天的深入实践调研,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深刻理解红光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潜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对其的分析:
1.地方特色与资源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红光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这为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提供了机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应保护好环境和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
2.基础设施状况:实地调研显示,红光村的基础设施有所欠缺,道路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亟待改善。这限制了村庄的发展潜力。因此,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3.环保政策与生态保护: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环保政策在红光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但也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需要更加严格地落实环保政策,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4.村民参与与需求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了村民对乡村发展的期望。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合作,满足村民的合理需求。
通过对这些实践成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红光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的地方特色和资源为发展提供了契机,但也需要克服基础设施不足、环保问题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困难。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们需要制定更具体、可行的发展策略,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分析这些成果,深入思考如何将红光村的潜力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果。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建议,推动红光村和类似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未来建议与展望
基于我们对红光村实际情况的调研和对成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未来建议,以促进红光村的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制定可行的乡村规划:建议红光村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和资源,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发展方向,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红光村的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政府可以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
3.加强环保意识与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在健康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建议红光村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同时要严格执行环保政策,保护好村庄的生态环境。
4.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议红光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多元发展。
5.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红光村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应该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
6.加强村民参与和沟通: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红光村的乡村振兴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期待看到红光村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目标,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通过持续的努力,乡村振兴将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红光村的发展情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六、总结
本次实践调研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实际中的应用与挑战。我们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积极融入当地实际,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期待着未来的乡村振兴,将继续为实现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