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运河的文化实践

来源: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作者:封时

“运河通,朝代兴;运河断,朝代亡。”扬州是一座与大运河血脉相连的城市,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023年7月10日至13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护运河生态,品沿岸文化”微光计划运河文化保护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队)追随主席的步伐,前往扬州对大运河展开实地考察。实践团队将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相结合,为古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船行碧波窥遗迹

7月10日,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切实体会大运河的自然生态以及沿岸的文化底蕴,在文化的传承中为古城探寻新的发展动力。

岸边朱红色的游船映得岸边的居民楼古色古香,晌午时,实践团队来到码头,乘上游船。船行几分钟,就已集中邂逅了世界三大宗教名胜,包括伊斯兰教博哈丁墓园、佛教长生寺阁、以及天主教耶稣圣经堂。这条悠悠运河水道传播了中西方历史悠久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沿途,成员们还欣赏了有“新扬州十景”之称的东关古渡、有“晚清第一园”之称的何园、尽显扬州浪漫的特质的柳叶桥等优美风景,深深为运河沿岸的自然生态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

悠悠古今一水连

“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这是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都水利枢纽时的重要讲话。7月11日,实践团队跟随习总书记脚步来到实践的第二站——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开展实践活动,观察运河自然生态变化,品味运河历史文化的智慧与底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中陈展的内容跨越千年历史,浓缩了先人治水经验,也传承着历代治水精神。实践团队成员走在以“源头”“江都四站”“万福闸”等经典建筑剪影为元素的展厅里,看到浪花阳文雕刻中“江淮明珠”大字熠熠闪光,了解水利枢纽工程调水、排涝、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对这个浸润在历史里的水利工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团队成员在参观后感叹说:“在参观过程中,我亲眼见识了江都水利枢纽的气势磅礴,也认真学习了治水的奥妙。如今我站在风景秀丽的江都岸边,数次赞叹着祖辈的勤劳与智慧。”

古今之变一览通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集文物展示、收藏、研究、教育于一体,向来访者讲述运河的历史与兴衰,展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7月12日上午,实践团队的第三站就来到这里,在博物馆内进一步了解运河历史,深入感受中华符号。

大运河博物馆内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种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等各类文物展品。实践团队成员走进这座博物馆,眼前犹如打开了通往历史长河的时光隧道。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展示着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智慧;各式各样的陶器和青铜器,映衬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一幅幅描绘运河美景的画作,展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参观中,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或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讲解,或通过展区介绍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还与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成员们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文化的魅力,进而为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做出贡献。

渔歌奏响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的文化建设。7月13日,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来到实践第四站——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

实践团队对邵伯湖展开水质测评,对水体样本进行多维度考察,检测结果显示邵伯湖生态系统良好,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之成效使实践团队的成员都倍感欣慰。同时,团队成员还在当地村民的热情招待下品尝了鱼状点心,感受到了寄托在一个个精致点心里的美好祝愿,躬身实践地学习了千古不绝的渔文化。轻舟不用楫,惊涛常在耳。在渔文化日渐式微的现实状况下,沿湖村稽古振今,建立起扬州唯一的渔文化博物馆,传承邵伯湖渔业的悠悠历史,在当代唱响渔歌新声。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中,成员们了解到渔文化之首当属渔民的祭祀活动。在祭祀大会中,沿湖村全体村民在神案前并筹备香帛酒醴之仪,酬谢神恩,祈福沿湖村全体村民平安,人丁兴旺,水财兴隆。在学习渔文化的过程中,成员们感受到了传承不灭的文化中蕴含的生机和活力,沿湖村亦以渔文化为基,为乡村振兴助力,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了渔文化。

实践团队的成员表示:“在此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用心领悟习总书记的思想,将湖泊生态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不负青春韶华,走好当代青少年的绿色长征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走进铁路文化,发扬雷锋精神
“秋阳暖暖晚霞裁,红花绿柳遍野开,铁路绵藏今古事,站台厚鉴新时代”。郑州作为交通核心枢纽,有“京广一线穿南北“的壮阔,有“通山达海越五岭”的豪迈,有“一日看尽中原魂”的气概……四通八达的交通串…
“药”传国粹,“乡”约盛夏
一年盛夏,一场相约。伴着盛夏的风,我们于7月10日如约来到东莞市寮步镇富竹山村,开始了为期9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在这里开展普及中医药知识的教学活动以及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以丰富多彩的科普讲…
山东学子三下乡:开展溺水教育,保障生命安全
2023年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暑期支教队赴菏泽市江海小学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旨在让当地孩子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成长,维护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
体育成就梦想,体质铺垫未来
为提升同学们对体育训练的重视,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暑期支教队为菏泽市江海小学的学生们展开了以“让运动挥散汗水,让青春闪烁光辉“的主题教育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
山东学子三下乡:圆梦盛夏,弘扬经典
为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从7月8日起,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情系润泽“支教队伍来到菏泽市江海小学进行为期三周的特色支教活动,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进而让孩子们更好的融入这个集体活…
“研”途有你,共促成长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红炉创新学会邀请到了玄学长和张学长,在四教202室举行考研交流会。第四届红炉创新学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玄学长,为我们讲述了他的考研历程。学长强调了考研要注…
访婚俗,感秀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书·王吉传》有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虽不同于官方文化那样明堂正道,却拥有着贴近现实生活的乡土气息与淳朴自然。而婚俗是其最富有特色的种类之一,它…
保护运河文化遗址,我们一起行动
保护运河文化遗址,青年人在行动“运河通,朝代兴;运河断,朝代亡。”扬州是一座与大运河血脉相连的城市,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
烟台大学三下乡:筑梦未来志在远方
雪沫乳花浮午盏,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苏子爱那午盏上的雪沫花,爱那细雨斜风,爱那春盘上的琴茸蒿笋,这是他清新淡雅的时刻,是洋溢着幸福的清欢之时。放眼当下,从晨起朗朗书声到教室滔滔不…
肩负责任,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生逢盛世,更应肩负时代责任。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