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十载艺绘乡村,倾力服务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罗汇盈、付杰、刘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十载艺绘乡村,倾力服务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用画笔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用艺术的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焕发新时代乡风文明。7月7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组织“艺绘乡村——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前往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开展为期4天的“艺绘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据介绍,截至目前:“艺绘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绘制红色文化、乡风文明、疫情防控、党的百年历程等主题,4年来累计创作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

学院团委副书记徐嘉辉带领志愿服务团队驱车3个小时来到实践地——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周剑凯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整体考察了三树村的村容村貌,对墙绘地点和墙绘内容进行考察论证,团队决定要把党的红色文化基因、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到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中去,并通过艺术墙绘的形式展现给村民,从而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的目的。驻村第一书记周剑凯对志愿服务团队提出要求,希望“艺绘乡村”实践团队在绘画过程中紧扣党和国家的时代主旋律、结合本土特色,以艺术画笔为语言,以三树村院墙为宣传载体,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谐美丽乡村、道德典范等内容搬上三树村的文化墙,让这里既有“文化”,又有“气质”。 通过这一课程实践,学生们有了更好的实践机会。刘宇表示,“以前大家都是在纸上画作业,现在是在社会上画作品。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同学们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国家政策的过程。”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20名师生协调配合,团队成员们通过勘测墙壁尺寸、设计图案以及商议具体细节,将乡村振兴战略内容融入到了乡村建设中,并通过艺术墙绘的形式呈现给村民们,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正值大暑高温天气,骄阳似火的盛夏,实践团队负责人将成员们分为测量组、线稿组和上色组。测量组成员负责确定设计图中每一个元素的位置、大小;线稿组成员负责进行细节调整、勾勒轮廓,完成墙绘的雏形;上色组成员负责确定图案颜色及墙面上色,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调色。三组成员脚踩凳子、手拿直尺,以画笔为工具,以颜料为载体,从起型到勾线,从修改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对每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力求精细规整、毫厘不差。昂扬的热情也使墙绘的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不畏烈日,热情高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起形、填色、描边,协调配合,各显所长,手托调色盘,一勾一点、一笔一画,以墙为画卷,认真细琢,使原本破旧的墙面“穿”上了“新衣”。

艺术学院2020级学生刘芊村回忆到:“在画墙绘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墙体的实际情况,更改更加具体与适应墙体的设计方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同学们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国家政策的过程。”

艺术学院2020级学生黄彦萍说:“进入乡村调研,看到乡村风景的靓丽,也让她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朴实。在墙绘过程中,她也更加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大家一起努力都可以一起克服。”

村民黄奶奶说道:“非常高兴有你们前来三树村进行墙绘创作,希望你们能够用你们的妙笔为我们的乡村带来新的色彩和希望,现在大家都自觉打扫卫生、收拾垃圾,生怕破坏了这美丽的景色”。

一村一特色、一墙一文化,将墙绘艺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艺绘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作品不仅宣传了党的思想,也美化了乡村的建设,文化墙变成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而团队成员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把乡村旧貌变成代表乡村文明新形象的宣传阵地,而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也让村民变“被动学”为“主动看”,促进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提升自身修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助力乡村文化宣传,用艺术服务社会、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给美丽乡村建设增添艺术色彩,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让墙壁变成美观的文明传播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4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数统院“缘逢苗城”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组开展家风家训调研筹备工作
数统院“缘逢苗城”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组开展家风家训调研筹备工作(通讯员黄美绮)7月12日下午,“跃动青春,助力乡兴”——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传媒中心赴长沙市长沙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与科学学院电信56队社会实践团队新闻稿
暑期实践: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时间:2023年8月25日地点:洛阳偃师河南省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56沿黄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8月25日上午9时,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举行了一场有关于保护黄河的社会实践活…
西科学子三下乡:赓续中华文脉,促进非遗传承
陕西榆林8月20日电(通讯员甄妮赵海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7月16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党史铸魂弘文育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丹东的振兴与发展”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支队 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
“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纵览祖国锦绣山河,是一代代英雄铸就的钢铁长城。为学习抗美援朝不辞万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感悟英烈情怀,传承革命精神。清华大学“助力丹东振兴与发展”实践支队全体…
湖南科技大学:弘扬雷锋精神,情系夕阳红
2023年3月19日,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总会在湘潭市雨湖区锦德养老公寓开展了爱老为老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用心用情开展志愿服务,弘扬了“敬老、爱老、助老”精神,彰显了湖南科大志愿服务的优良风貌。“风…
探索赋能经验,力行财经报国
为探究“双碳”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赋能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格物智知,深谋远绿”实践团于8.4-8.11赴太仓市中德合作展示馆、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苏州…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青春聚力正当时,乡村振兴谱新篇
为引导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6月28日-7月10日,湖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JulesVerne)于1869年出版的科幻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科幻之一。这部小说以当时最尖端的科技知识为基础,将人们引入了神秘的深海世界,展现了无限的想…
民族团结主题社会实践取得圆满成功
青岛8月29日电(通讯员陈泽翔)2023年7月22日,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ikun联盟组织的一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
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市东西湖区革新社区实践团调研
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市东西湖区革新社区实践团调研一、志愿卫生清洁体验为了提高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开展了社区志愿卫生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日常的清洁活动的重要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