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十载艺绘乡村,倾力服务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用画笔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用艺术的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焕发新时代乡风文明。7月7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组织“艺绘乡村——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前往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开展为期4天的“艺绘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据介绍,截至目前:“艺绘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绘制红色文化、乡风文明、疫情防控、党的百年历程等主题,4年来累计创作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
学院团委副书记徐嘉辉带领志愿服务团队驱车3个小时来到实践地——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周剑凯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整体考察了三树村的村容村貌,对墙绘地点和墙绘内容进行考察论证,团队决定要把党的红色文化基因、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到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中去,并通过艺术墙绘的形式展现给村民,从而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的目的。驻村第一书记周剑凯对志愿服务团队提出要求,希望“艺绘乡村”实践团队在绘画过程中紧扣党和国家的时代主旋律、结合本土特色,以艺术画笔为语言,以三树村院墙为宣传载体,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谐美丽乡村、道德典范等内容搬上三树村的文化墙,让这里既有“文化”,又有“气质”。 通过这一课程实践,学生们有了更好的实践机会。刘宇表示,“以前大家都是在纸上画作业,现在是在社会上画作品。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同学们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国家政策的过程。”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20名师生协调配合,团队成员们通过勘测墙壁尺寸、设计图案以及商议具体细节,将乡村振兴战略内容融入到了乡村建设中,并通过艺术墙绘的形式呈现给村民们,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正值大暑高温天气,骄阳似火的盛夏,实践团队负责人将成员们分为测量组、线稿组和上色组。测量组成员负责确定设计图中每一个元素的位置、大小;线稿组成员负责进行细节调整、勾勒轮廓,完成墙绘的雏形;上色组成员负责确定图案颜色及墙面上色,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调色。三组成员脚踩凳子、手拿直尺,以画笔为工具,以颜料为载体,从起型到勾线,从修改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对每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力求精细规整、毫厘不差。昂扬的热情也使墙绘的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不畏烈日,热情高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起形、填色、描边,协调配合,各显所长,手托调色盘,一勾一点、一笔一画,以墙为画卷,认真细琢,使原本破旧的墙面“穿”上了“新衣”。
艺术学院2020级学生刘芊村回忆到:“在画墙绘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墙体的实际情况,更改更加具体与适应墙体的设计方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同学们提升专业技能、了解国家政策的过程。”
艺术学院2020级学生黄彦萍说:“进入乡村调研,看到乡村风景的靓丽,也让她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朴实。在墙绘过程中,她也更加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大家一起努力都可以一起克服。”
村民黄奶奶说道:“非常高兴有你们前来三树村进行墙绘创作,希望你们能够用你们的妙笔为我们的乡村带来新的色彩和希望,现在大家都自觉打扫卫生、收拾垃圾,生怕破坏了这美丽的景色”。
一村一特色、一墙一文化,将墙绘艺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艺绘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作品不仅宣传了党的思想,也美化了乡村的建设,文化墙变成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而团队成员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把乡村旧貌变成代表乡村文明新形象的宣传阵地,而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也让村民变“被动学”为“主动看”,促进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提升自身修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助力乡村文化宣传,用艺术服务社会、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给美丽乡村建设增添艺术色彩,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让墙壁变成美观的文明传播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4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