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编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文化的典型代表。7月2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习廉古之风,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仲一村考察学习,探访非遗传承人,聚焦黄古林手工草席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仲一村几乎家家户户以编织草席为生,但现在全村还坚持手工做席的只剩下不足10户人家。“现在每张手工草席大概卖400到600元,要做整整一天工,大家也很少买手工草席了,都去买机器制作的,只有本地人才会订购,因为他们知道手工草席比机织草席耐用。”郑仁菊说,“与机器制席相比较,人工织白麻筋草席编织紧密、席面挺括、色泽亮洁、吸汗力强、紧而耐用、不怕积水、不易生虫子,一张席子能用二三十年。”他们夫妻俩一年靠此收入不多,却总是放不下这门手艺。
为保护面临濒危的草席编织技艺,自2016年10月起至今,郑仁菊每周都在古林小学授课,传承编织技艺,营造传承氛围,挖掘、培养优秀后继人才;她还为宁波大学学生课题进行草席的历史及相关编织技艺的指导,为推广草席编织历史及工艺的普及做出贡献。此外,她多次受邀参加各类媒体访谈,在中国文化报、宁波晚报及浙江电视台等进行专题报道,2017年4月还参加了 CCTV7套关于草席编织技艺的采访及拍摄《乡村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