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经过八年持续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是中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而这其中农村的快速发展是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原因之一。全国目前共有70万个行政村,而他们在脱贫的这段时间里都有了飞速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实践团队成员好奇农村飞速发展的原因。
因此,团队成员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了以“走进乡村社区,助力基层建设“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对自己家乡以及周边的乡村进行了志愿活动并开展了实地的调研、访谈与分析。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乡村现状,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
访谈第一站:史庄村
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史庄村,同学们参访老人关于乡村振兴的话题,从访谈中得知:老人们普遍对乡村振兴感受深刻,他们认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提升,更是一种全面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他们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乡村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乡村成为一个更加宜居的地方。
同学们还参访到了当地村干部朱西敬,朱西敬这样说: “在上一代人的记忆里,村民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村里到处都是小土房、土路,生活环境更是脏、乱、差。在我担任队长期间,史庄村的村民生活状况和村容村貌大有改变。村里原先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整洁的水泥路,村民们走家串户、赶集买菜更加方便;原来垃圾随意乱倒,村子里又脏又乱。现在村里配上了垃圾桶,由专门的人负责定期清理,整个村子都变得干净整洁;村子里村民间的人际环境也变得更加友善了。”
同学们参访史庄村老人
访谈第二站:韩寨镇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韩寨镇,学生们通过走访当地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通过帮助残疾人推轮椅等行动,我们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提高了我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度。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可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还与残疾村民密切交流,听村民讲述乡村发展的故事,通过乡村对残疾人的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同学走访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同学帮助残疾人
访谈第三站:红卫村
在红卫村,同学们参访到了村支书,通过与村支书的交谈我们得知:红卫村在1971年时取名红卫,当时比较穷和落后,主要靠小麦和水稻挣钱。红卫村初期底子薄弱,之前15年之前基本每家都搞一些塑料,现在一些人转型做高效农业,但高效农业在红卫村之前是一片空白。红卫村附近的多肉产业算是中小型企业落户,全区高效农业这方面也算是遥遥领先,现在主要靠多肉,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南方水果的产业。多肉给全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多肉,每月都能赚不少钱。全村做了4所休闲建设广场,便于村民休闲,2020年在红卫六组建立了一个北京大舞台,组织他们搞一些娱乐活动。村支书这样说:“我从18年4月入职,到10月份作为红卫村支部书记,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红卫村变化很大,从村容村貌,乡村治理这一方面,我们全部走在全区的前列,我们今年10月份被中共中央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怡园村。”我们不禁对红卫村近年来的变化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从过去的贫穷落后,到如今被评为怡园村,并在电商销售多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个转变不仅展现了红卫村村民的勤劳智慧,也体现了乡村治理的巨大潜力。
同学参访当地村干部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明白了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他们表示,将把这次调研的经验带回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乡村振兴的理念,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们正以他们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社会实践,为乡村的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以社会实践为桥梁,连接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6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