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留青竹刻博物馆——理解与传承

来源: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 作者:王凯迪

中国大学生网报网常州8.18日电(通讯员王凯迪)常州工学院留青竹刻实践团队应“三下乡”征集活动要求在2023年6月27日赴留青竹刻博物馆进行考察调研。

炎炎烈日,依旧挡不住大家前往留青竹刻博物馆的步伐,心里十分激动,想要早点一睹留青竹刻的风采,不禁地加快了步伐。跟着导航的指引,很快便来到了留青竹刻博物馆的门前。闻着竹子淡淡的清香,映入眼帘的是许多摆放整齐的荣誉证书,展示着留青竹刻曾经的荣耀。背景板上书写着留青竹刻的简介。

图为留青竹刻的荣誉 通讯员 王凯迪 供图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留青竹刻的起源可迫溯至唐代。清末时期,常州留青竹刻即在国内稳占鳌头,独负盛名。近现代以来,常州留青竹刻名家辈出,精品迭现,形成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徐素白在吸收前辈竹刻艺术的基础上,用刻刀再现沪上书画家的名作,将留青竹刻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白士风作品刀法流利,刻工精细,风格古朴淡雅,韵味十足。

文化特征

(一)巧用刀工,恰似描皴

在线条造型的影响下,常州留青竹刻艺术中讲究运刀用线。这也是留青竹刻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和造型手段。留青竹刻艺人用线条描绘出物象的具体内容,就好比中国画中的白描稿。通过线描中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变化来表现物体的不同特点。而在用刀刻画的时候,通过不同的刀法刻线造型,将梅花枝干的坚硬、饱经严寒和冬雪风霜下的沧桑感通过锐利果敢的线条刻画出来。

常州留青竹刻的另一个独特的使用线条的方法就是表现中国传统绘面中的皴法。这种皴法在《传神与会意》中这样解释道:“一笔下来阔仄不一,浓淡有异的线,有别于一般的线,称为‘皴’”。皴最早被用在山水画的表现中,通过皴法来表现山石的质感,而且还能营造出山峦叠嶂和怪石层层的立体感。“鳞皴之状,随意纵横”正是形容了皴做为线条的丰富表现和衍生而出的产物,它是中国绘画重要的特征之一。皴在常州留青竹刻中多被使用在刻画山水奇石,通过留青竹刻艺人的铲底方式,形成了青筠多留和少留的分筠方法。这种铲底的方式把中国画的皴法展现于留青竹刻的艺术作品中。

(二)骨法用笔,阴阳并济

在“骨法用笔”思想的影响下,常州留青竹刻的竹刻技法也呈现出“阴阳并济、刚柔相补”的用线特征。白士风老先生的《云龙臂搁》通身使用刀刻、铲底的留青竹刻技法来做披麻皱的效果,在竹制臂搁上雕刻出层层的云彩,云朵一层叠层,画面饱满而不凌乱,线条整齐却不呆板,呈现出一种柔软的美感,恰似顾恺之的线条宛如“春蚕吐丝”之感,是婉约、细腻、柔软之美。在画面的云层中间若隐若现地露出了一条龙,龙的脑袋和脖子用线阳刚而有力,恰似吴道子的线条宛如“吴带当风”一般,是一种雄放、道劲、阳刚之美。整幅云龙臂搁的留青竹刻作品刚柔相补、阴阳并济,着实是具有“骨法用笔”的常州留青竹刻的代表作品。

传承保护

常州留青竹刻作品生成之初就是文人书案,画桌上的实用物品之一。具有实用价值。留青竹刻集书画,雕刻于一体,简朴、雅致。一幅竹刻作品往往通过巧妙的刀法,凭借薄如纸张的竹青和竹肌的不同色彩,创造出朦胧悠远,空旷闲适的艺术意境和情调,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其技艺高超,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常州留青竹刻显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具有文化交流价值。

常州市重视常州留青竹刻的保护工作,制订了常州留青竹刻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对常州留青竹刻进行了普查,先后编撰出版了《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等介绍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专著、专集和画册,举办了常州留青竹刻艺术专题展览和重要作品展览,扩充建立常州留青竹刻艺术培训基地,组建常州留青竹刻艺术馆,将留青竹刻列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此外,还在常州旅游节期间,将常州留青竹刻作为特色旅游工艺品和礼品在产品推广会上予以推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3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的“清洁社区,传递绿色”一助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滕俊文
网站负责人您好,请将这篇文章投送至社会实践模板,谢谢!标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的“清洁社区,传递绿色”一助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正文:清洁社区,传递绿色社区打扫卫生是一…
积极参与共建清洁社区
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持社区卫生整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许多热心的社区居民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1…
积极行动,共建美好社区
积极行动,共建美好社区为了倡导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区环境质量,本市龙河社区于2023年7月21日举办了以打扫卫生、美化环境为主题的“一助一”暑期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号召社区居民和青年志愿者加入,共同行…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的“清洁社区,传递绿色”一助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网站负责人您好,请将这篇文章投送至社会实践模板,谢谢!标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的“清洁社区,传递绿色”一助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正文:清洁社区,传递绿色社区打扫卫生是一…
榨菜实践队完成重庆涪陵区磨溪村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西南财经大学重庆8月28日电(通讯员白措益西拉姆)2023年8月23至28日,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涪陵磨溪,‘渝’你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队在驻村干部和村民的的支持与协助下,在重庆市涪陵区磨溪村,…
南医学子“三下乡”:聆听二十大精神,创先争优当先锋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悟党精神,扬党新风"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敬老院、铁军广场、中医院和崔湾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团队前往当地的敬老院,与老人们进行亲切交流。志愿者们陪伴他们聊天、…
美好生活,清扫环境
不知不觉间,暑期已至。在这个大学生活中第一次的长假期,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总是要尝试着为社会做出点什么来展现自己的价值。于是李立便带着这种想法,报名参加了于23年7月10日在其居住处附近的街道所开展…
集美大学“学·食”研学团队参观厦门汇云祥茶叶行,学习茶叶选择和营养价值
【报道标题】:集美大学“学·食”研学团队参观厦门汇云祥茶叶行,学习茶叶选择和营养价值【报道正文】:8月13日,集美大学“学·食”研学团队前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路步行街的汇云祥茶叶行,以企业参观…
清洁能源之舞,核电踏浪前行
2023年7月17日,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赴辽宁庄河实践团前往辽宁省大连市,了解红沿河核电站的发展沿革,看智慧电网如何造福当地百姓生活。图1:材料学院赴辽宁庄河社会实践团走访红沿河核电站成员合影:材料(中法…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的“保护环境,清扫社区”一助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保护环境,清扫社区为了更加进一步加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活动,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建立、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招募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评选表彰机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