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长征精神,感受信仰力量
中国青年网遵义7月18电(通讯员 何汝秀)为了更好理解,感受长征精神,了解当年革命的艰辛历程。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星火照青春社会实践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址参观学习。
遵义会址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全面地、真实地展示了上世纪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史迹和内涵,充分展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遵义会址包括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纪念馆两部分。从遵义会址大门进入,右侧静静伫立着一座镶着红青砖二层小楼,灰白相间、中西合璧,这便是遵义会议会址。小楼旁还有一棵高十余米的树。就此一棵树、一座小楼风雨同舟七十余载,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时刻。在小楼二楼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遵义会议即在此召开。当年,20名参加者,在这间仅二三十平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做出了一个伟大的抉择!在如此大的压力和艰苦的环境下做着如此伟大的事儿,这种精神应一代接着一代的往下传。
图为遵义会议会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汝秀供图
遵义会址大门正对着的是遵义会议纪念馆,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各位参加遵义会议人员的雕像,虽然是雕塑,但也能看出各位仁人志士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神采。接着往里走可以看见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包括会议文物、生活物品、大刀长枪、文献资料……每件文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都记录着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也述说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也承载了革命前辈们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激情。
图为二十名参会人员雕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汝秀供图
纪念馆内存放的枪支反射场馆内的灯光,就好像当时红军战士的军魂已经和枪支融为一体一样,经久不衰,永世长存。
中青年网通讯员 何汝秀 供图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用传承印证的红及世世,这种红既能被醒目的看见,又能被强烈的感染。纪念馆内有许多跟团的叔叔阿姨,非常专心的看着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部分。因为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更能感受理解那个时代和在那种环境下的艰辛。他们是由衷的崇敬那抹红!
图为实践队员听讲解员讲解 中青年网通讯员 何汝秀 供图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深刻理解了遵义会议精神,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纪念馆内展示的各种照片让队员如同也到了遵义会议现场一样,感受到了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等一些列决定的重要性。当队员来到红军作战模拟场景面前时,看见红军战士们表情沉稳,充满自信,不由的发出赞叹、愧是党的军队、愧是人民子弟兵。其实队员自己还是感受到了战场上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和紧张感。
图为红军作战模拟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何汝秀供图
实践时队员们意识到参观学习应不仅限于会址内部,于是在队长陈卓然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红军山烈士陵园拜谒红军烈士。沿316步石阶而上,一座气势雄伟的红军烈士纪念碑耸立正中,碑的正面是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外围是大圆环,由4个红军头像托着,圆环外壁镶嵌着28颗闪亮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员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的政权。
图为红军山纪念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何汝秀供图
在刚进遵义会址大门左侧石墙上刻有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刚进去时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仅限于书本学习中,当实践队员们参观学习完遵义会址后对这首诗有了不同的理解,看完后才感觉到伟人的伟大,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卫星侦察也没有无人机四渡赤水,真的非常了不起。新中国是在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一步一步建设起来的,游遵义会址是一场最好的爱国教育之一。
如今国泰民安、国家富强绝不是轻轻松松就实现的,是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遵义会议是长征路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虽然现在战争硝烟退去,但是红军长征精神将永远流传在祖国大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5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