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结束了周末,雨过天晴,虹霓当空,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产生了美丽的丁达尔效应。经过一个周末的精心准备,2023年8月7日,老师们在周一为孩子们开展了走近科学的实验课。

在正式进行户外实验之前,老师们先分别开展了实验讲解课。首先,宋亚男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水火箭”实验,带大家了解了水火箭的原理和构造,通过视频图文讲解,培养了孩子们对航空航天的兴趣;随后,由郑一帆老师为同学们开展了“大象牙膏”的实验讲解,在听到“大象牙膏”这个名称后,同学们就充满了好奇,在简单介绍过原理之后,郑一帆老师通过视频为同学们预告了本次实验,同学们更是对实验翘首企足;最后,董志闻老师为同学们开展了绿色环保科普教育课程,通过环保教育引出“保护鸡蛋”趣味实验,而实验材料则全部来源于日常垃圾。在实验讲解课全部结束后,老师们邀请两位同学为“保护鸡蛋”趣味实验的装置写下属于它们的名字——“乘风号”“黎明号”,同学们也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实验装置上,写下了姓名,也写下了梦想。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户外实验场地。首先进行的是“水火箭”实验,在激动人心的倒数中,水火箭一飞冲天,在天空中缩成一个黑点,于数十米处停止上升转而加速下降,看到水火箭飞速下落,同学们不免产生了担忧,而随后自动触发的降落伞,将同学们的担忧转变为更为兴奋的呐喊。在不同压力值下重复“水火箭”实验后,李丞阳老师和董志闻老师带着硅胶手套和护目镜为大家开展了“大象牙膏”实验,在过氧化氢溶液与碘化钾催化剂接触的一瞬间,由容器口迸发出数米高的泡沫,仿佛天上的彩虹一般。最后,进行了“保护鸡蛋”趣味实验,两位同学与老师一同前往三楼,三种装置在窗口陆续落下,同学们纷纷上前观察鸡蛋状况,随着老师一一从装置中拿出鸡蛋,难以置信的发现三颗鸡蛋均完好无损。鸡蛋虽然只
有脆弱的外壳,但乘载简单的装置,仍可在高空安全降落,正如装置上一个个怀揣梦想的名字,不断乘风破浪,破晓黎明,守护着自己的初心。



随着所有的实验结束,同学们回味其中,不但开阔了视野,更增加了对物理、化学的浓厚兴趣,而通过生活中的垃圾来制作装置,进行趣味实验,使得同学们明白了垃圾的回收利用,环保意识深入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