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恩施傩文化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受到了非遗中心的主任——甘武甘主任的热情接待。
甘主任首先带领社会实践团参观了非遗中心内部的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这里不仅陈列着许多州级、省级的非遗项目的实物,如乐器、纸模等,墙上还挂着相应的图文介绍,陈述了非遗项目的起源、传承,生动有趣。通过内部展厅的呈现,社会实践团对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在这些展览品中,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注意到了此行的目标,傩文化。
对傩戏的介绍进行记录后,甘主任将社会实践团带到了会议室,接受访谈。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从傩文化的起源、传承、现状、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询问,甘主任也一一解答。
从此次访谈中,社会实践团了解到:
傩戏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祭祀行为,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从“娱神”的活动变成了“娱人”的活动。傩可以说是处于傩文化氛围中的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所以傩戏又称为“还傩愿”,是一种主要通过做法事进行还愿仪式的喜事。
据甘主任介绍,完整的傩戏流程十分复杂,包含正八出(法事)、斜八出(戏剧)等部分,恩施州三岔乡的完整傩戏甚至包含二十五台法事。根据傩戏的长短和内容,人们将傩戏分为小傩愿、隔夜傩愿和大傩愿。小傩愿持续约三至四小时,重点在于法事,戏剧基本不演。隔夜傩愿通常从晚上六七点演到凌晨五六点,包含法事和戏剧,但戏剧会节选片段表演。大傩愿则要完成所有的法事、戏剧,所以通常会持续几天几夜。
从甘主任的言语中,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当地人对傩文化的深厚情感。但近几十年对于封建色彩活动的打压,傩戏班子成员外出务工,以及傩文化本身传播的局限性,导致习俗逐渐淡化,让傩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吃了不少苦。在六、七十年代一年还能举办六七十场傩戏,如今基本只能举办二三十场了。
好在非遗中心及时察觉了傩文化的颓势,采取积极的手段发扬傩文化。
在第六批世纪传承人的申报活动中,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参与傩戏的学习和传承,更有人从外地赶来参加。傩面具雕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儒斌老师积极开设研学课程、建立傩面工作室,曾两次登上恩施日报,被整版报道。汪老师还与打花铺联手推出傩形象IP,推出商品。除此以外,自2016年起,恩施当地还建立了培训班,对传统傩戏进行复排。
在最后,甘主任表示,傩文化仍需要更多人的认可和传承。目前非遗中心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想要做出效果优秀的宣传仍有较大困难。非遗中心依旧会继续坚持研究和传播傩文化,让傩文化延续下去并为更多人所知。
访谈结束后,甘主任带领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非遗中心隔壁的展览馆,里面陈列着打花铺制作的傩文化IP产品,以及汪儒斌老师亲手雕刻的傩面具。通过参观展品,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傩文化的神秘和魅力,不禁发出赞叹。
本日行程不仅让社会实践团成员对傩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甘主任还向我们提供了汪儒斌老师的联系方式,为我们指明了了解傩文化的新方向。最后社会实践团成员与甘主任一同在非遗中心门口合影留念,至此本日行程顺利结束。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恩施傩文化调研实践团 吴婉清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恩施傩文化调研实践团 吴婉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