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老的“傩愿”:恩施傩戏的凋零与新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甘武主任的访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吴婉清

2023年7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恩施傩文化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受到了非遗中心的主任——甘武甘主任的热情接待。

甘主任首先带领社会实践团参观了非遗中心内部的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这里不仅陈列着许多州级、省级的非遗项目的实物,如乐器、纸模等,墙上还挂着相应的图文介绍,陈述了非遗项目的起源、传承,生动有趣。通过内部展厅的呈现,社会实践团对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在这些展览品中,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注意到了此行的目标,傩文化。

对傩戏的介绍进行记录后,甘主任将社会实践团带到了会议室,接受访谈。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从傩文化的起源、传承、现状、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询问,甘主任也一一解答。

从此次访谈中,社会实践团了解到:

傩戏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祭祀行为,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从“娱神”的活动变成了“娱人”的活动。傩可以说是处于傩文化氛围中的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所以傩戏又称为“还傩愿”,是一种主要通过做法事进行还愿仪式的喜事。

据甘主任介绍,完整的傩戏流程十分复杂,包含正八出(法事)、斜八出(戏剧)等部分,恩施州三岔乡的完整傩戏甚至包含二十五台法事。根据傩戏的长短和内容,人们将傩戏分为小傩愿、隔夜傩愿和大傩愿。小傩愿持续约三至四小时,重点在于法事,戏剧基本不演。隔夜傩愿通常从晚上六七点演到凌晨五六点,包含法事和戏剧,但戏剧会节选片段表演。大傩愿则要完成所有的法事、戏剧,所以通常会持续几天几夜。

从甘主任的言语中,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当地人对傩文化的深厚情感。但近几十年对于封建色彩活动的打压,傩戏班子成员外出务工,以及傩文化本身传播的局限性,导致习俗逐渐淡化,让傩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吃了不少苦。在六、七十年代一年还能举办六七十场傩戏,如今基本只能举办二三十场了。

好在非遗中心及时察觉了傩文化的颓势,采取积极的手段发扬傩文化。

在第六批世纪传承人的申报活动中,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参与傩戏的学习和传承,更有人从外地赶来参加。傩面具雕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儒斌老师积极开设研学课程、建立傩面工作室,曾两次登上恩施日报,被整版报道。汪老师还与打花铺联手推出傩形象IP,推出商品。除此以外,自2016年起,恩施当地还建立了培训班,对传统傩戏进行复排。

在最后,甘主任表示,傩文化仍需要更多人的认可和传承。目前非遗中心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想要做出效果优秀的宣传仍有较大困难。非遗中心依旧会继续坚持研究和传播傩文化,让傩文化延续下去并为更多人所知。

访谈结束后,甘主任带领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非遗中心隔壁的展览馆,里面陈列着打花铺制作的傩文化IP产品,以及汪儒斌老师亲手雕刻的傩面具。通过参观展品,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傩文化的神秘和魅力,不禁发出赞叹。

本日行程不仅让社会实践团成员对傩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甘主任还向我们提供了汪儒斌老师的联系方式,为我们指明了了解傩文化的新方向。最后社会实践团成员与甘主任一同在非遗中心门口合影留念,至此本日行程顺利结束。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恩施傩文化调研实践团 吴婉清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恩施傩文化调研实践团 吴婉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问渠寻源】苏州业主拒缴物业费社会调查队赴石湖天玺调研
为了深入了解社区自治工作并协助物业治理活动,剖析“业主拒缴物业费”现象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策略,苏州大学的“问渠寻源——苏州业主拒缴物业费社会调查队”于7月20日至30日前往苏州市石湖天玺小区进行实地调…
建设美好社区,探索拒缴物业费的根源
为深入了解社区自治工作,协助物业治理活动,7月20日至30日,苏州大学“问渠寻源——苏州业主拒缴物业费社会调查队”前往苏州市石湖天玺小区进行实地调研。调查队队员们走访社区一线、聚焦民生问题、关注业主…
西建大环境学子三下乡:蔚蔚秦岭走八百 粼粼弱水取三千
秦岭作为我国的中央水塔,对我国水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寻秦岭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提供科学合理的水源治理保护方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赴秦岭水源地水质状况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以…
我院学子在CMAU大赛中斩获特等奖
8月26日,第二届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东北大学闭幕,由我院学生高源遥、李沁莲、梁睿丝、方庆婷、张娇等组成的“柚子西西”队获特等奖。刘波、庞敏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我校获最…
西建大环境学子三下乡:亲赴汉中市佛坪县,获秦岭水源真实数据
为帮助秦岭水源监测站获取秦岭水源水质情况的真实数据,维护秦岭水源的清澈洁净,保护水源地沿岸生态环境,保证水源地附近居民用水安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赴秦岭水源地水质状况调研暑期社…
携手共进二十大,红色宣讲传党情
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到来了,应学校的提议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也开启了我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金秋十月,凉风习习,随着党的二十大如期顺利召开,为了更好的宣传二十大精神,永远跟党走,我加入了曲阜师…
陕西学子深入汉中品汉韵,取水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深入调研秦岭水源地水环境污染源和水资源承载力,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发挥高校专业学科优势,将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8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
新华学子三下乡:美育活动润心灵,深埋种子藏孩心
“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画家,因为我觉得水和颜料混合在一起,用纸去蘸,会变化出很好看的颜色。”为关爱乡村儿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助力其未来人生发展,2023年7月11日,广州新华学院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前…
“水行万里,护水不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赴秦岭水源地水质状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
为在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高同学们节水、爱水、护水意识,将保护水源的实际行动落在实处。8月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赴秦岭水源地水质状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有关工作人员…
普法进社区:让法律走进生活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心有党实践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到济宁市曲阜市地区,向社区里的人们介绍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让群众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深刻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