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太原7月25日电(通讯员 周杨烁冉)为调查山西省生态保护现状,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论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7月22日,合肥工业大学“晋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国煤炭博物馆参观学习,倾听能源讲解,了解煤炭历史,采集游客感受。
纵观煤炭发展史,横瞰山河草木青
走入煤炭博物馆内,团队成员佩戴好耳机,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领略起这片热土下所蕴藏的宝藏。陈列展馆内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各地煤炭种类以及地理分布,乌黑发亮的煤块在展柜里无声讲述着岁月变迁的历史,不同的煤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演化后,凝结成含碳量多少不同的煤块,展现出差异化的自然特质。“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比作24小时的话,那么,地球上的煤炭大约是在中午11点钟开始形成,而人类生命的进程仅仅不到1分钟。”在追溯煤的形成过程时,讲解员如是说到。团队在四维动感影厅体验到立体画面的冲击,带入进亿万年前神秘的远古森林,霹雳雷电,霜雾雨雪,揭开煤炭在大自然的雕琢下沉积变质的真面目。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存煤炭资源可供再利用200余年,需充分合理开采与利用煤炭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着力推进解决结构性、根源性问题。
躬行体验下矿井,忆古思今革新能
展柜里,丰富精美的陈列叙述着华夏民族煤炭开采千年的璀璨历史,描绘出勤劳智慧的先人不断革新能源技术的图景,展示出煤炭本身的许多奥秘与巨大能量,传承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精神。大量收藏文献不仅包含全国几十个煤炭矿务局和煤矿的历史书刊和资料,更有大量的煤炭开采技术出版物,为开展煤炭历史研究和煤炭文物考古等工作提供了方便,也为以后的能源变革提供学习借鉴。大家戴上矿工帽,在头灯的照明下走进规模宏大的模拟矿井,观看井壁巷道内形象逼真的矿工开采蜡像,身临其境地感受浓厚的煤矿氛围,全方位学习煤炭工业从古到今的生产场景和发展过程。一位曾在煤场做过矿工的大叔在与我们分享他的工作经历时爽朗地笑道:“这个矿井做得好,几乎还原了真实的场景,我们当年就是这样开采的。”
细访民心知所向,低碳前行谱新章
为了解民众游客的绿色环保意识,走出煤炭博物馆后,团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环保问卷,在矿井出口处展开了随机的采访调研。出口处陆续迎来一批又一批结束旅程的游客,团队成员立刻走上前去,先讲明实践目的,在争得对方同意后询问其参观感受,邀请游客填写环保问卷记录下对太原市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的印象,倾听游客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对新时代提出“双碳”政策的感悟,收集并整理数据后对太原市的环保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山西是煤炭大省,在大家印象里好像会在污染治理上不到位”,一位家在太原的爷爷讲道,“我从小总在汾河玩,逮兔子,汾河的水可清了;后来工厂往河里排放污水,政府就建公园,种芦苇,现在治理得又好起来了,我就在河边上放风筝。”大家感受到游客们普遍都有了较高的环保意识,愿意为进一步治理环境出谋划策,共同展望美好低碳未来。环保工作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每一个个体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更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践行绿色新思想,开启时代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而山西省是中国能源大省,承担着国家能源保供的任务,以一省之力照亮十四省万家灯火,煤炭资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累累乌金,炉火不熄,为祖国燃尽故土,也提出一道如何低碳发展的时代之问。实践团走进绿色生态山西,将资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明合工大“崇实尚新”之志,扬青年学子砥砺前行之风,培养团结合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态保护思想,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9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