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阅《新教学理论》 反思自我

来源: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章瑾瑜

刚进行完为期6日的“知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阅读了一本书——《新教学理论》,阅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受益颇多,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认知,仿若来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在这里很多我们现已明白的知识被证实,第一次了解到这些理论背后的科学依据;并且书中还存在着大量新颖的方法,第一次知道原来一节优秀的课堂还可以用多种方法变换使用以达到最佳。在回顾支教过程中我的教学课堂的同时, 阅读这本书会发现我在实践课堂中存在的缺陷,当然书中的很多方法我在实践过程中也有运用,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印象最深刻的就属第一章——运用脑教学改进学习,书本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分为三个阶段:瞬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并介绍了一种学期模式将其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产生兴趣、投入学习、聚焦新知、理解意义、练习与反思、拓展与应用。产生兴趣是指学生先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才会开始学习,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极为重要。在支教活动中,我的课是关于如何制作面具的一节手工课,在备课的时候我下了大功夫,考虑到怎样才能引起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兴趣,就不能单纯的直入主题,因此我特意制作了一份来自森林的神秘好友寄来的森林假面舞会邀请函,在课堂上请助教(假扮神秘好友,带上课前自己制作的松鼠面具)将邀请函递到我的手上,在同学们的面前展开邀请函,并播放PPT上准备的邀请函图片,邀请同学们一起朗诵邀请函的内容。课堂氛围极其火爆,每个学生的眼中就好像散发着光芒,能看出来他们对于课堂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当我问到要不要参加假面舞会,学生们全都异口同声地大喊“要!”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

一旦某一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迅速判断是继续对事物保持关注,还是转移注意力到他处,这就到了模式的第二部——投入学习。书中说道“学生真正学到的本领是他们通过主要投入学习获得的。”这里我就引出了主题我们要制作面具,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如何制作面具,在制作完面具后才能参加森林舞会,这样他们会更有可能去投入精力去学习,因此学生对所关注的面具制作信息进入“瞬时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2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暑假三下乡:故乡骆庙村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建议
暑期三下乡:故乡骆庙村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建议姓名:方旭专业:通信工程学号:229064344引言:骆庙村是一个位于安徽北部的小型村庄,近年来一直受到环境质量问题的困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环境治理成为了…
三下乡|书写竹农故事,唱响竹笋之音
为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三下乡号召,广东财经大学“竹创故事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2023年7月30日在揭阳市埔田镇开…
冀北乡村展奇幻,科学梦起童心欢
大学生网报承德8月2日电(通讯员孙一卜刘梓涵杨勇波)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单纯教授知识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不仅要传授…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数学,快乐游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赴京山市希望之星青年志愿队在湖北省京山市罗店镇“希望家园”托管点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数学课。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体验乡村民俗 了解地方非遗
为深入体验乡村民俗,了解地方非遗文化,7月6日——10日,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巢湖文旅资源宣传实践调研团在指导老师石惠的带领下深入安徽四大古镇之一的柘皋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指…
赴潜山野寨中学实践调研
摘要安徽省潜山市野寨中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依陵建校,以校护陵”的红色学校,在当下红色教育活动院校中极具代表性,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我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研究等…
合工大:寻访泾县电商村——李圆村
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科技——宣纸行业的春天为深入了解现代宣纸的制作流程和发展现状,探索手工宣纸和工业化制纸结合的途径,分析如何在保留古法制宣纸的特色同时,增加高质量的宣纸的产量,实现宣纸非遗文化的…
地学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梦振翅高飞
【中国大学生网报桂林9月4日电】(通讯员单国强)8月5-8月12日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地学科普互联共进实践团在桂林市龙胜县平野小学,资源八角寨,会仙湿地开展了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
童趣相随,通讯加油
作为本次知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通讯组组长,我主要负责拍摄新闻照、撰写新闻稿和推文。在这个角色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工作感悟。首先,拍摄新闻照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摄影技巧。在实践活…
武汉学子三下乡:光影世界,影动人心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光影世界,影动人心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赴京山市希望之星青年志愿队在湖北省京山市罗店镇“希望家园”托管点为孩子们带来了品种多样的电影观影作为休息方式。电影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