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大学:师生实践团队赴苏州太仓与园区参与国际胜任力暑期实践

来源: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作者:陆银标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全球性的挑战层出不穷。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既无法保障自身的利益,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急需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四位同学,在郭晓雯老师的指导下,组成了暑期实践团,于8月4日至11日参加了2023年国际胜任力培养实训项目苏州工作坊(以下简称苏州工作坊)。该实践团以“聚焦国家化工业园区建设”为主题,在苏州太仓智汇港和苏州工业园区参与了为期八天的实地调研和交流讲座。在这期间,实践团队与来自不同学科、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和共同学习。

一、从中德合作历史看开放

历史的第一锹土,铲起了太仓人的梦想。8月7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太仓市中德合作展示馆,一同探寻太仓对德30年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领域所取得荣誉和成绩。在展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路走来,踏石留印。这里,不仅是太仓对德合作30年砥砺奋进的写照,也是太仓高新区30年探索前行的缩影。从第一家德资企业——弹簧制造商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太仓,到如今德企满园,化茧成蝶,成为项目建设主战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它们都在见证,这里如何不忘初心、从“芯”出发、“典”亮新程!实践团队深刻理解到,这一张张照片,一帧帧画面,不只有节节攀升的德企数字,恢宏壮观的对德合作篇章,更有一个个写满希望梦想、饱含时代温度的中德合作太仓故事。

二、从高精尖企业看未来

“中国市场”为“德国技术”带来机遇,“德国质量”助推“中国速度”实现飞跃。8月7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德资企业的一家“隐形冠军”——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汽车行业车削回转类元件领域的领跑者,实践团队从中了解了该企业的发展历程、项目概况以及内部企业制度和机制建设等内容。在企业负责人的解说下,穿过生产线和产品展示区,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实践团队逐渐认识到提升个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胜任力的重要性。这次参访,不仅为实践团成员带来了独特的视角,还更加深入地从实例中挖掘出对德合作历程的筚路蓝缕。

三、从苏州人才服务中心和园区展示中心看建设与发展

8月9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抵达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受到了有关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在由李健主任主持的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探讨和交流。苏州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以发达的制造业和创新产业而闻名。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在高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李健主任的重点介绍,得知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苏州,一个“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城市,在一次座谈会后,实践团有了最真切的认知。

盛夏时节,碧波荡漾金鸡湖畔。8月9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位于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并参观了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重要成果,自1994年2月两国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后,园区的蝶变之路正式开启。从“泥泞水塘”到“现代新城”,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创新型园区“新标杆”。30年春风化雨,30年春华秋实,30年深耕同绘“一张蓝图“,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出了攀登的高度。通过园区工作人员的详细解说,实践团成员们对工业园区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未来规划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近距离目睹了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成果,感受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活力。

四、交流总结

除此以外,实践团成员们还参与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的讲座,参观了拙政园与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并结合研究成果参加了竞争激烈的答辩汇报。

八天七夜一步步走来,回望过去,是汗水,也是成长。

8月11日,实践团与苏州工作坊的其他成员们参加了结营仪式。在结营仪式获奖代表发言中,实践团成员任金晨同学总结道:“在如此充实且富有价值的学习中,我们收获了研究成果和团队协作的友谊,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国际可迁移能力,拓展了全球视野并提升了国际胜任力。”本次苏州工作坊,通过分享最前沿的理论、经验和案例,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了成员们的全球胜任力。

五、感悟收获

任金晨:通过本次工作坊,我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来自不同学校、专业、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优秀同学和老师,感受到了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我相信这次经历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胜任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陆银标:这是一次很珍贵的学习调研机会。能够参加本次工作坊,在日常学习中,感受苏州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跨学科思维和国际可迁移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未来,我将把这些能力运用到我的专业学习中去,提升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也将把这些能力运用到我的人生规划中去,拓展我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胜任力。

杨雨欣:讲座都很精彩,陶雨博士对德国家族企业的介绍幽默诙谐,引人入胜,令我对德国这个国家充满了兴趣,工作坊让作为工科生的我也感受到人文社科的魅力,从论文刚开始不知道如何搜寻资料,走错了方向,到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们写框架,建立文科思维,跨学科的研究过程虽充满挑战,但也让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看到更大的世界。

石殷睿:我很珍惜这一次苏州工作坊提供的学习调研机会,让我有机会实地参观苏州工业园区,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我作为团队的美工,在参与团队研究讨论的同时负责ppt和海报的制作,这要求我随着团队研究内容的变更而改变原先的设计内容,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这段宝贵的经历对我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弥足珍贵的作用。

7月5日至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工业园区并对青年朋友寄予殷切嘱托:要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勇攀科研高峰;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通过此次苏州工作坊实训项目,苏大学子要进一步将自己的人生黄金期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期紧密结合,勇立时代潮头,坚持创新驱动,不负时代使命,为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青春之磅礴力量。

文字作者:陆银标 任金晨

图片作者:任金晨 石殷睿 陆银标 杨雨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3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传良渚之纹,承非遗之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心得分享
为探究、传承、弘扬“中华霓裳之美”,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服饰。用青年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传良渚之纹,承非遗之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实践活动。前往良…
化学学院“一帮四”志愿服务活动——迎接新生 逐梦与共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游心怡齐婧彧9月4日,化学学院“一帮四”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本次迎新活动由化学学院2021级和2022级共70余名志愿者参加,旨在为2023级新生顺利完成开学报到保驾护航。在暑假期间,迎新志愿…
探访宠物医院
实践团队为了了解行业前景,了解宠物消费市场未来趋势,组团前往武汉希望动物医院进行社会实践。宠物医院工作的经历是丰富有趣的,期间有很多有趣的动物。动物一:上校上校是一只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瘫痪的…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萤光”赴郑州关于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调研实践项目总结
时至今日,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萤光”赴郑州关于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调研实践活动顺利结束。本次活动结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线下问卷调查、现象访谈、职业体验、文献调研等多种调研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扬…
巢院三下乡实践纪实:赴巢湖文旅资源宣传实践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为宣传巢湖市地方文旅资源以及提高当地文旅资源对经济效益的作用,2023年7月11日,巢湖学院赴巢湖文旅资源宣传实践调研团以“宣传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实践调研团队队长彭宸的带领和指导老师石…
聆听通讯发展史,传承红色精神
探寻通讯发展史,传承红色精神摘要:我国通讯事业从最早的“半部电台”传出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到如今领先于世界的5G技术,一直引领着中国的发展。作为青年的我们应挑起时代的重任,本着探索、发现及宣传通讯…
护苗防溺水“河”我一起巡
连日高温,天气酷热,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为预防青少年溺水,在共青团瑞金市委的指导下,7月21日,瑞金市红都义工联合会组织20余名志愿者与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追根瑞金,红色溯源”实践小分队一同…
《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调查》
《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调查》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不断演变。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各种思潮和观念相互交织,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思政…
用心温暖,为社区服务
一·实践时间2023年暑期时间二·时间地点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南苑街道塔城路社区三·实践人员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科22-1王芳四·实践内容辅导孩子作业并且教授一些课程五·实践方式通过讲+写的方式带领孩子…
巢湖学院三下乡赴巢湖文旅资源宣传实践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为宣传巢湖市地方文旅资源以及提高当地文旅资源对经济效益的作用,2023年7月11日,巢湖学院赴巢湖文旅资源宣传实践调研团以“宣传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实践调研团队队长彭宸的带领和指导老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