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义教|扎染·物理·化学初体验

来源:苏州大学 作者:苏州大学唐仲英爱心学社

2023年7月4日上午,来自苏州大学各校区的志愿者们前往彩莲社区开展“扎染”主题义教课程,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并在实践中感受扎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首先,主讲的志愿者介绍了扎染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组织了有奖竞猜环节,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抢答问题也非常积极,正确率更是出乎了志愿者们的意料。

接着,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对白布、帽子、宣纸扇等进行染色。多样的捆绑方式,五彩的扎染颜料以及每个小朋友的慧眼和巧思,成就了一幅幅美妙的作品。看着小朋友们全神贯注的样子,志愿者们也都感到快乐与满足。

扎染是传承了千年的手工艺品,制作者可以根据当下的心情与自身的喜好处理图案,所以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扎染作品,每一幅扎染都反映了扎染作者的艺术思想和理念。

7月5日的课程是科学小实验,主讲人从实验的主要原理出发,先通过网络视频向小朋友展示奇特的自然现象,从静电、光线、气压三个方面带领小朋友们实际上手操作复现,最后向小朋友们讲述原理。

在做与气压有关的实验之前,志愿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让纸放入水中不会被浸湿”和“如何不让倒置水杯中的水流出”,小朋友很快就答了出来。志愿者讲述了其中的原理,带领小朋友用收集的塑料瓶和气球做了喷泉。有了这些的铺垫,小朋友最终能够理解“跳高的乒乓球”这一实验的流程,并说出部分原理。

7月6日的课程是趣味实验——“我是魔术师”,一共涉及到四个小实验:“瓶子里的彩虹”、“生气的气球”、“可乐变雪碧”、“颜色变变变”。通过这四个趣味小实验,社区的小朋友们初步感受化学的魅力,培养科学创新思维,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课堂开始,首先由21级社员鲁新喜讲解第一个实验——“瓶子里的彩虹”,并现场做了演示。剩下的三个小实验按照“生气的气球”、“可乐变雪碧”、“颜色变变变”的顺序,由小朋友动手实践。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实验,在遇到问题时会及时求助和请教现场的志愿者,实验效果明显,课堂氛围融洽。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积极主动地整理好活动现场,22级社员刘恋很巧妙地采用奖励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将自己的桌面和座位周边清理干净,并根据这一周以来小朋友们的课堂表现发放奖品,最后在场的所有志愿者和参加暑期义教的小朋友们一起合影留念。

通过后三天的课程体验,小朋友们较好地体会到了实验的乐趣,学习到了扎染的技能。同时,志愿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和不同年龄孩子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站
图为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站图为志愿者帮助居民投放垃圾投放站界面2023年7月13至14日,“追求绿色时尚,传播绿色文明”实践队来到了安徽省宿州市开展绿色环保行动,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在居住小区垃圾收集站点进行…
曲师大学子三下乡: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绽放青春靓丽光彩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14日电(通讯员姜韶凤)为深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8月3日至8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寻文化…
岁历近百年,老区换新颜——江西农业大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手记
岁历近百年,老区换新颜——江西农业大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手记编辑:李毅辉、肖桐、汪沛红色,毫无疑问,是镌刻在江西省吉安市古田村骨血里的基因。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全村有很多…
一切只为孩子灿烂的笑容
为进一步完成暑期“三下乡”各项任务,给乡村孩子带去更多的关爱和温暖。7月11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分三组分别用推普、支教、科普等丰富内容,为新街镇的孩子们点亮多彩假期生活,播下成长成才报效祖国的种子。…
深学笃行下基层,齐手协力护童心——江西农业大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学笃行细悟思想伟力,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红色足迹,传播发展好声音”。8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潘锡杨老师、陈富国老师携人文与公共管…
传统文化复兴藏在曹县的发展里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曹县汉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曹县汉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青年群体的影响,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设计党建“忆党之往昔,绘党之风采”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7月13日,湖州学院设计学院党建中心“忆党之往昔,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进行,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活动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本次实践活动以“忆党之往昔,绘党之风采”进行展开,以“…
山建学子三下乡:小荷浮香深处远,依心之光暖四方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积极响应菏泽市市教育局等多部门的号召,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2023年7月19日,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青春同心共话家乡”绿色环保科普教育实践团依荷…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以后的中坚力量和建设群体,我们所肩负发责任是不可推卸的,社会之所以给我们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给我们创造力一个和谐的校园,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以后的中坚力量和建设群体,我们所肩负发责任是不可推卸的,社会之所以给我们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给我们创造力一个和谐的校园,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