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黄梅戏博物馆,寻安徽戏曲奥秘
关键词:黄梅戏,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摘要: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与安庆市的交汇处,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但随着时间推移,对于这一传统戏剧文化,大众关注已经不多,逐渐式微,但仍有一群艺术家正在坚守。比如刘国平,韩再芬等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一众演员。安庆人对于黄梅戏有种莫名的情结,爱听黄梅戏,爱唱黄梅戏,较之北京人爱京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探究黄梅戏在安徽的历史与繁华,黄梅戏为什么能作为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对于安徽的影响,特地于8月10日到达安庆市迎江区的黄梅戏博物馆,去考察黄梅戏的源远流长,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后不尤倍感自豪。
来到博物馆,可以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看到知名戏曲演员为黄梅戏在幕后做出的点点滴滴的努力。
走进博物馆展厅内,映入眼帘的是经典的黄梅戏剧中人物照片。馆内有许多珍贵的实物及历史照片,以美仑美奂的形式展现了黄梅戏文物展品,记录了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楼的书画陈列藏品多为安庆本土的名家作品,尤其是徽派的山水画
二楼是钱币陈列室,另外两个展厅是安庆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这两个展厅详细的介绍了安庆自春秋时期以来的文化,尤其是桐城一派和辛亥革命。
三楼书黄梅戏陈列内容,参观时听了黄梅戏最经典的两个作品,《天仙配》《女驸马》
伴随着中国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跟着随之而发生变化。当然,虽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话还犹言在耳,依然把传统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非常有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与之时代发展的大前提相融合。才能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在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安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黄梅戏源自湖北的黄梅,原来的名字是黄梅调、采茶戏等,现都流转分布于安徽安庆市、湖北黄梅县等多地。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黄梅戏是清朝末期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安庆地区自古诗歌词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潜山和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史料中,安庆地区演戏和采茶演艺的历史可以分别追溯到元代和明代。余闕在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撰写的《城隍廟碑記》中有“吹箫伐鼓,张百戏”的记载。明嘉靖《池州府志》中的“粧神像扮雜戯”和清顺治《太湖县志》、清顺治《潜山县志》、清康熙《安庆府志》、清康熙《怀宁县志》以及清康熙《望江县志》中的“俳優假面之戱”,在现今的贵池傩戏中得以保留。傩戏中的傩腔以唱采茶调等民间小调为主。明嘉靖年间,在与安庆仅有一江之隔的青阳县域形成的青阳腔,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哺育作用。早期黄梅戏沿用了青阳腔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的特征,并从青阳腔移植了《天仙配》《山伯好友》等传统大戏剧目。清道光《怀宁县志》《桐城县志》和《宿松县志》中都有采茶演艺的直接记载。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报道了每年在安庆集贤关外演出的“与江省之花鼓无甚区别”的“黄梅调小戏”。潜山文人王浣溪在1900年撰写的“观戏诗”,内容与传统黄梅戏部分大戏剧目接近,证明了潜山岳西一带“采篮(茶)戏”的大戏在1900年已经定型。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在《皖优谱》中写道:“(黄梅调)他省无此戏也”,即“黄梅调”是安徽省本土的剧种。清乾隆年间迁移到陕西商南县的安庆各县移民后裔,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很多商南民歌小调的腔调与黄梅戏花腔的腔调接近。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黄梅戏起源有新说》: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黄梅戏自清光绪初年便开始从乡村向安徽首府安庆城区进军,但屡屡遭受上流社会诋毁和官府查禁,直到1949年安庆解放,才得以在市内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1952年,安庆黄梅戏应邀赴上海演出一举唱响;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一炮走红。随后,电影艺术片《天仙配》《女驸马》《槐荫记》《牛郎织女》相继问世,六十多年来,黄梅戏人创造了数度辉煌。这个被誉为“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戏曲,如“山野吹来的风”流播全中国,享誉海内外,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4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