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遗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深入了解民族非遗文化在促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探寻数字拾遗赋能非遗文化传承的新思路,7月6日至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湘西里耶“弘扬土家千年文化,绽放非遗绚烂之花”暑期实践团前往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开展为期5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实践队员利用VR技术、线上直播、全景拍摄等方式传扬土家非遗文化,调研里耶秦简博物馆,与土家音乐人粲粲、土家织锦传承人刘代娥老师、土家织锦协会副会长黄立俊老师深入交流,探讨非遗传承新想法,并走访土家村落——岩冲村的村民,在调研与实践中了解土家非遗文化及其发展现状。
千年古镇展新颜,线上直播话非遗,全景拍摄博物馆
以科技赋能激活土家族文化在传承保护中的“新活力”,以文旅融合赋能土家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新潜力”,7月7日,实践团第一站到达湘西四大古镇之一——里耶古镇。
里耶是土家族发祥地之一,是全国土家语言保存得最完整、土家民俗最浓郁的地区,有“土家族原生态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美称。
行走在特色鲜明、古色古香的石板巷中,团队利用全景相机和无人机为古镇全方位拍摄街道、建筑全景图,360°展现古镇全貌。同时,团队将直播技术与非遗结合,在哔哩哔哩开展了首场“沉浸式”线上直播活动,以直播探店、访景、聊天交流等多种方式,从历史、建筑、文化习俗等多元角度展示、介绍、讲解土家非遗文化。
图为实践团线上直播。
接下来,实践团出发前往里耶秦简博物馆。二十一年前,三万七千余枚秦简在这里横空出世,为我们打开了一部解读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内容的百科全书,也让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那段历史渐渐浮出水面,变得触手可及。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成员们认真听取了里耶秦简的历史,透过斑驳的简牍、各类藏书物品和珍贵青铜器,了解了波澜壮阔的秦朝历史,团队成员们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同时,实践团成员利用全景相机按照游览顺序全方位拍摄馆中的每一个展览室,并对其中的展品、雕像、特色建筑进行单独拍摄和特写拍摄。当日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将利用VR技术,结合拍摄图片,制作“数字秦简博物馆”网站。通过该网站,用户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观看线上秦简博物馆的真实场景,身临其境地参观每个展室,点击展品、雕像便能看到其高清图片及文字介绍。
舌尖探秘土家味,语言诉说非遗魂,文旅创新融古今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7月8日,实践团首先抵达土家民特小吃店,在店主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土家特色小吃油粑粑、冰凉粉和米豆腐的制作方法,认真聆听店主对血板鸭、灌顶鸡等土家特色美食的介绍,最后,团队成员亲手制作了土家特色小吃——米豆腐。
根据店主的讲解,制作米豆腐要经过选料、磨浆、蒸煮、加料制作等过程,实践团一边聆听店主的介绍,一边认真观察学习。店主告诉实践团,若想做出香气扑鼻、口感细腻的米豆腐,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得时刻关注米豆腐的变化,以确保米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从入口到入心,味道可以延续,记忆就会一直在,它不仅是物质文化,还蕴含着多种精神文化。”当地一位食客感慨。
听完店主的介绍,亲手制作米豆腐后,实践队员不禁也发出同样的感慨:“特色小吃和特色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土家族人民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他们对食物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执着。”
在岩冲村这个酉水河畔典型的土家族聚居的村寨里,土家族人口占95%以上,土语沿用至今。在这里,实践团针对土家语的使用现状,开展了线上调查、线下走访双线调研。
据了解,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语言文化只能靠口口相传。由于现代化进程加速,语言环境的变化,即使在岩冲村这个土家族聚居的乡村,受访村民也纷纷表示:“村中年轻一代只能勉强听懂土家语,却不会用土家语进行交流;多数的少年儿童已经不会讲、听不懂土家语。”此外,现今村民们使用的土家语也正在面临着“土语汉化”危机。
在当地村民的推荐下,实践团采访了杨再乾老师。自退休以来,杨老师一直投身于土家语保护的工作中,致力于将土家语文字化,历时多年著就《析释土家族语法》。作为土家族语言学习工具,《析释土家语语法》涵盖了土语的基本语法、句型结构、发音、句型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土家族语言学习资料的空白。
“只有真正实现土家语的文字化,有了文字记载,才算是为土家语的传承搭了桥。”71岁高龄的杨老师说着一口流利的土家语,坚持不懈地推动土家语的保护。
图为实践团采访杨再乾老师。
古老建筑不住了、民族服饰不穿了,还有博物馆保存这份记忆。但语言没人说就消亡了,民族特色食物没人做就失传了,再难挽回。使用和传承是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特色食物最好的保护,谁不眷恋一茶一饭、一言一语的光辉?味道可以延续,记忆就会一直在;语言可以传承,温情就会一直在。
服饰里看土家美,织锦中显非遗魂,土家文化“惹”人醉
为弘扬土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锦,7月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织锦体验馆,拍摄织锦宣传视频,宣扬土家织锦文化。
拿起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织锦讲解员向实践队员讲解了其中针与线的勾勒手法、图案内涵、织锦的来源和历史。在讲解员耐心地讲解下,实践队员聆听学习了织锦的来源、历史,了解到织锦对于土家族人民和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感受织锦技艺,实践队员亲身体验了织锦过程。腰间绑上绑带进行固定,脚踩住下方的踩棍,双手则需要利用线勾进行剥线、穿线……实践队员表示:“将踩棍踩下去需要很大的腰部力量,挑线穿线则需要灵活的手法和细致的眼神,并且织锦采用的是反面织法,无法看到正面图案。”这些都凸显了织锦工艺制作之困难,也更能反映出土家族妇女的勤劳、灵巧与聪慧。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织锦。
下午时分,实践团来到惹巴拉古寨。“惹巴拉”本意为“土家族王走过的路或是玩耍的地方”,现土家人称之“美好和美丽的地方”。惹巴拉古寨,是武陵山区原生态土家族文化保存最完整、最活跃的地域,是全国56个民族中绽放的一朵绮丽的土家之花。
以弘扬土家族服饰之美为目的,实践团成员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直播解说土家族传统服饰,拍摄微电影、微视频、变装视频等宣传视频。据统计,当日直播累计时长近100分钟,吸引千余人观看。
音乐律奏非遗韵,织锦美彰非遗魂,非遗传承共携手
7月10日,为进一步了解土家音乐文化和土家非遗织锦文化,实践团采访了土家音乐人粲粲老师、土家织锦传承人刘代娥老师和土家织锦协会副会长黄立俊老师。
实践团采访了土家音乐人粲粲老师。土家音乐是民族音乐的一部分,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包括其独特的乐器、歌曲和舞蹈形式。粲粲老师强调:“音乐在土家人民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奋斗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的真实体现。弘扬土家族音乐,也就是在弘扬土家族积极乐观、不断奋斗的民族精神。”
随后,实践团拜访了织锦传承人刘代娥老师。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刘代娥老师12岁便跟随祖母学习织锦技艺,在四十余年的织锦生涯中,她承传家艺,又能博采广积,推动织锦技艺不断发展并取得突破——摸索出了双面双色图织锦的织法的同时,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土家织锦的独特魅力,创办土家织锦传习所义务传授织锦集土家族传统织锦百余幅。
刘代娥老师向实践队员强调了土家织锦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她说,织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土家人民对自然、生活和传统的热爱与致敬。对于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每一个织锦图案都是他们的“文字”。通过织锦,土家族的历史、信仰和价值观都得以传承和表达。
面对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支撑着您不断克服困难,推动织锦技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突破?”她微微一笑:“作为织锦传承人,我们创新的是技术和方法,传承的是态度和精神。”
最后,实践团采访了土家织锦协会副会长黄立俊老师,她是土家织锦技艺的研究者和推动者。在采访中,黄老师更多地强调了土家织锦传承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她认为,土家织锦技艺需要与现代的技术有机融合,以现代科技赋能土家织锦技艺。当自动化设备和机械工具与土家织锦有机融合,繁琐重复的手工操作被替代,生产效率便会得到提高。此外,土家织锦技艺的人才缺失,织锦图案设计、织锦技艺高超的人才更为稀少。
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需要培养新一代的织锦艺术家,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大家共同携手,积极开拓土家织锦产业的市场”。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黄立俊老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传承优秀文化、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多民族文化繁荣,是每个人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实践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数字科技赋能非遗文化传承,带动土家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结束不是终点,笃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践团将永远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6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