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暑假,我极其有幸参加了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我印象中熟悉而陌生的家乡,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家乡的“古郠邑”文化,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春秋左传》中记录了从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454年间在各诸候国之间发生的一些事件。结合这些记录和后来出土的文物发现当时沂水境内分布着规模大小不等的城邑。已知的有位于高桥镇荣仁一带的郓邑等,这些城邑,按照文献纪录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均已确定了其所在的具体位置。而在同一时期,还有一座神秘的小城——郠邑,今人大多不知。沂水县博物馆的专家认为,参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土的文物及文化遗存分布看,郠邑应该就在县城以西的黄山铺镇东部,以大匡庄为中心、包括东河北、狄家庄子村在内的这片小平原上。1982年5月,东河北村村民刘建国在取土垫猪圈时,发现了春秋古墓群(大匡庄村西300米左右),县文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即往现场保护清理,出土了西周陶罐、春秋铜削、陶盖、春秋云雷纹铜鬲、春秋龙纹铜鼎、战国铜戈、春秋铜舟等几十件文物。1987年,该村村民又在村后原址附近发现了古墓,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铜戈。1989年,仍在该村村后这一带发现了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战国陶豆、陶罐等文物。此前,大匡庄村南几百米的狄家庄子村村民在窑厂取土时挖出了数座古墓,出土了汉陶罐、汉画像石等文物。可以说,大量出土的春秋墓葬都在大匡庄周围。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家乡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围绕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思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重塑古城风韵,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治河道,沿河修建仿古城墙,使古郠邑风貌得以重现,打造了以“古郠邑”文化体验为主的美丽乡村特色,并配套建设了7米宽旅游道路,形成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画卷。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纵横交错的连户道路、飞鸟盘绕的村畔湿地,走在乡间仿佛置身于旅游度假村。提起村里的变化,家乡的人们深有感触“美丽乡村建设,村子不仅实现了户户通,而且还建设了公园、配套小广场……到处是绿树红花,就像住在花园里。俺们从没想过,村里能变得这么美!”
“……赖有老井尚存,古槐犹壮,旧迹遍布,依其优势,巧妙布局,于村东建设城堡,沿河垒砌砖垛,两岸统一粉墙,使古郠邑风貌得以显现……”这是刻在乡村新地标“古郠邑赋”上的一段话,“古郠邑”文化为乡村美丽乡村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古郠邑”文化让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具内涵、神韵,美丽乡村画卷弘扬了“古郠邑”文化,提升了群众宣传、保护、传承古文化的意识,实现了两结合、双促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7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