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20日电(通讯员:赵齐慧 李志宁 彭世家)为深入了解青岛深厚文化底蕴、传承青岛文明,7月11日上午,本支社会实践团队的四位同学齐聚青岛市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青岛市博物馆创建于1965年,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青岛博物馆作为青岛地区历史文明的窗口,向实践团队成员们展示着青岛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 一、跟随历史足迹,了解青岛文明 走进博物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尊距今1500年历史的北魏石佛像。通过讲解员的解说,队员们了解到,石像原安放于山东临淄龙泉寺内,日军入侵山东时曾预谋将其劫运日本,但因中国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而未能得逞,后青岛四方机厂派专车将其运至青岛保护。保护石佛像的这段历史反映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是这种精神使无数珍贵文物免遭流落海外的命运,中华文明得以代代薪火相传。
图注:图为博物馆内拍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齐慧供图 “泥沙入手经抟埴, 光色便与寻常殊。“通过仔细观察和背景资料了解,同学们发现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发掘出的古陶器塑造的形象逼真而生动,兼顾美观和实用两大特点;以鸟型居多的设计则反映出东夷文化对于鸟图腾的崇拜之情。三里河遗址位于胶州市广州南路北三里河村,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综合文化遗址。该遗址的发现明确了该地区与鲁中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有着若干地区性差异,,解决了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先后关系的争议,对于青岛文化演进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注:图为博物馆内拍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齐慧供图 通过小志愿者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清朝末年,随着德国殖民统治在青岛的建立和西方侨民的涌入,青岛成为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中国城市之一。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当时和之后青岛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活常态,均产生重大影响,青岛地区既传承中华文明又吸收外来文化,孕育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城市,形成了丰厚深重的文化内涵。 二、站在历史洪流中,学习先辈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用“根脉”喻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根源,意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命脉,割不断、丢不得,强调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研学的目的,不是‘打卡’拍照的旅游,也不仅是提供托管服务,而是要让年轻一代明白,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也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被缩影于文物当中。因此,博物馆研学,就是要从文物中学习这些文化。在博物馆里研学,不止于“观”,更在于“研”。在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要注意选取适合青少年当前认知水平的项目来设计研学,强化与课堂学习的互补及融合,注意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研究性的结合。
图注:图为博物馆内拍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齐慧供图 除了展品和历史人物,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让队员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岛的文化和历史。例如,调研团参加了一个制作传统红绸花灯的活动,这让调研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岛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 在博物馆游览结束后,调研团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通过这次游览,调研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岛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喜欢这座城市。 总之,游览青岛历史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让调研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调研团相信,这次游览将让调研团更加热爱这座城市,也会成为调研团美好的回忆。 这次博物馆之旅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让调研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岛由春秋战国时齐国经济重镇经由秦皇汉武,到近代以来所受外国侵略,最后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取得名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创造了青岛如今的辉煌。他们坚信,在今后调研团成员们会一同继续接力青岛历史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更多人喜欢上青岛。
图注:图为部分实践团成员到达博物馆拍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齐慧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8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