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振兴成为了脱贫攻坚后重要的新一轮的关注点。红色是村庄的底色,红色是振兴的力量。红色文化对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乡村如何更好地进行红色文化建设,如何在红色文化建设中促进当代乡村文化建设,进而助力于乡村振兴。近日,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泽千乡,红入万村”调研团先后前往南京溧水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丁晏村、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宜兴市湖㳇镇张阳村开展实地调研。
赴“苏南小延安”,学习革命文化。调研的第一站,团队成员来到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调研团首先抵达石头寨党群服务中心,先后参观李氏宗祠、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钟国楚旧居、江渭清旧居、抗日战争收藏馆、梅章旧居、地下交通总站、团史馆、陈毅旧居、李坚真旧居共五个历史人物故居和三个特色红色展馆,领略到红色李巷独特的乡村风貌。并且,团队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交谈采访,更好掌握了红色李巷的红色文化建设现状。
图为团队成员位于红色李巷。黎雨昕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红色李巷村民。黎雨昕摄
循烈士旧址迹,体会勇毅精神。调研的第二站,团队成员来到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丁晏村。调研团事先与丁晏村副书记孙霞取得联系,并在大学生村官徐永华的带领下抵达丁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参观。而后,团队成员对丁晏村革命烈士丁万松的侄子丁广林展开采访,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调研团走入龙冈烈士塔瞻仰烈士丁万松和晏步成,切身感悟革命的精神和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到达丁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黎雨昕摄
图为大学生村官徐永华为团队成员讲解。黎雨昕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革命烈士丁万松之侄丁广林。黎雨昕摄
探文明新乡村,领略时代变迁。调研的第三站,团队成员来到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先后前往马庄村党群服务中心,走过神农广场,走进村史馆,参观香包工坊,最后走村入户,进行采访,深入了解了当地传统文化活动以及村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了解情况和满意程度。
图为团队成员位于马庄村村委会。黎雨昕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马庄村居民。束欣眙摄走红色领航村,助力乡村振兴。处调研的最后一站,团队成员前往宜兴市湖㳇镇张阳村。调研团首先来到张阳村村委会,围绕当地基本经济情况、红色文化建设现状与村干部进行深入的交流。接着,调研团走村入户,采访当地的学生、农民、民宿工作者,加强对于张阳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史的了解,以及对于其文化建设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张阳村与村干部合影。黎雨昕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张阳村村干部。黎雨昕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把握和研究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才能得以进行。调研团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寻访、采访座谈等方式进一步掌握红色李巷、马庄村、张阳村、丁晏村四个地方的红色资源情况,更加深入了解村民对本村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态度、对待方式。通过本次“河泽千乡,红入万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对乡村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增强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大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社会里锻炼自己。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现实路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8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