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奇变 乡兴未来”社会实践团队纪实
通讯员陈昱蓉 郭州平
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全媒体中心“镜观奇变,乡兴未来”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宣城市宣城日报社调研。通过采访、参观、体验等方式,研习作为当地传统媒体翘楚的宣城日报社,是如何在新闻传播领域深刻变化的当下,实现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精彩转型,将冲击化为机遇,实现了公信力和传播力的持续提升;同时,也学习如何用新媒体语言去记录乡村振兴,期望以此探寻作为预备媒体从业者,应该如何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追寻时代意义。
实践团队正在采访融媒体中心金主任
新模式——兴趣化的新闻协作
一走进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的办公室,占据半面墙的液晶显示屏便吸引了团队成员们的目光,可视化的平台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滚动变换间就将队员们带入了新媒体所特有的科技感氛围里,面对满脸新奇的队员们,融媒体中心负责人金主任微笑着介绍到这科技感十足的数据分析屏并非只属于融媒体中心办公室,因为在报社,负责传统媒体——“宣城日报”运营的部门与融媒体中心的运营部门间没有清晰的分工界限;她向成员们进一步介绍道:“我们从去年开始,形成了一个新媒体工作室制度,无论是行政岗、报纸编辑还是记者,都按照兴趣划分,重组为多个工作室。”交流间,她打开了宣城日报社在微信平台上的新媒体账号——“宣城发布”,向实践团队展示了视频号中,由摄影兴趣凝聚的“光影宣传工作室”所策划出的新媒体作品,其可观的传播效果印证了金主任的评价:“重组的工作室形成后,大家的工作质量提高了”
新形式——多元化的新闻表达
“因为我们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APP,所以目前我们主要是借助微信、抖音、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来运营。”当谈论起新媒体的运营平台,金主任如是说道,对于不同平台的受众,在新闻表达形式上存在不同偏好这一情况,她补充到:“抖音和视频号其实以娱乐为主,特别是抖音,这两个都用视频效果更好,而微信推送图文效果会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报纸的创新表达方面,除了开设模仿纸质报纸的电子版报纸,还将每期报纸的重点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发布到视频号上,满足了不同受众的接收需求,此外,在乡村振兴方面,不仅有对先进典型的持续报道,还有青年人才策划的“乡村笔记”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
实践团队在融媒体中心办公室
新环境——复杂化的新闻信力
面对媒介嬗变中自媒体话语权扩张的态势,金主任说:“我们刚开始做微信的时候,也会顾虑到自媒体对主流媒体形成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指自媒体账号会通过复制日报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获得的新闻来生成自己的内容,这种二次传播行为其实有侵权的成分,不过,金主任接着分析到:“从某种程度来讲,这种‘冲击’也是对我们信力的认可,并且,他们的二次传播其实扩大了我们的影响力。”自媒体的二次传播是对流量的争夺,也是对新闻信力的认可,在传播过程中,后者的作用时常大于前者,这一点在疫情期间体现的尤为明显,即使被很多自媒体转发,日报社的新媒体账号涨粉量依然迅速上升。在这类事件中,受众围聚在高公信力的媒体周围,获取所需的高效度信息,公信力所发挥出的压舱石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新媒体账号的流量不等于分量,内容的数量或许能兑换到流量,但只有内容的质量方能沉淀出分量。
行远自迩,知明行笃,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队充分获取了宣城日报社向新媒体转型的宝贵经验,对下一步如何用新媒体语言记录乡村振兴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接下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全媒体中心“镜观奇变,乡兴未来”实践团将奔赴宣城市泾县蔡村镇月亮湾镇这一乡村振兴的示范片区做进一步调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1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