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是陈雨老师讲的《民俗风情》,陈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大家放了一个有关于蒙古族舞蹈的视频,并由此导入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蒙古族、藏族的习俗文化、传统节日等,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蒙古族在广袤的大草原上载歌载舞、互相唱和,他们那刚劲有力的动作、轻松欢快的节奏,无一不展示出他们的豪放自由。
第二节课里朱乐乐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几种暑期中常见的灾害问题,例如中暑、蚊虫叮咬等。通过生动的图片展示,孩子们更容易地理解了炎热夏季里要防中暑、防蚊虫叮咬的意义,并列举了一些有效且简便的救治措施,例如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稀释后的小苏打水等、切勿抓挠痛痒处等等,让孩子们的安全防患意识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课是朱老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接上回,老师继续向大家介绍古人饮茶所用的宜兴紫砂壶,以及宋代盛行的点茶艺术。宜兴紫砂壶由一种透气性良好的紫陶做成,能更好的保留茶的清香,不至于腐烂变质,它优越的透气性也使得它获得了诸多喝茶人的喜爱。
下午,刘益林老师给大家带了《诗情画意》课程,刘老师先通过对《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解析,让大家知晓此篇诗词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孩子们对于这篇诗词的理解有独特的见解,所绘画出来的作品也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或用九曲回肠的气势描绘黄河的磅礴浩荡,或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牛郎织女的爱情。
第二节课,周泽正老师和冶玉娟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了酸碱指示剂的科学实验。老师们选用了常见的、安全的紫甘蓝来做原料,然后将其浸取汁液,这便是实验所用的指示剂。孩子们在主教老师的帮忙下,逐一添加酸性、碱性的溶液,并同时观察颜色的变化,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绿色和红色,从而加深了孩子们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体验到了动手做实验的快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