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洛阳师范学院“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探索豫西红色资源实践队到达林州市红旗渠。早上7点半,实践队抵达太行山下的林州市任城镇,稍作休整,便开始进山。我们一路缓步登山,山路是槽状的,右侧是渠堤,左侧修有半人高的石墙挡着,确保行人安全。每隔一段距离,地面上便镶嵌着一块铸铁长方匾,上面清清楚楚地刻铸着该段水渠堤坝及路面的施工责任村村名。疾走几步,见途中一处宽敞地,塑了一组铸铁雕像,雕像俩人相距数米远,眯眼目测,借助脸盆里的水平面计算并确定出水渠的高低落差。林县百姓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铸铁塑像沿途有很多座,有推小车的,有肩挑土篓的,有躬身抵地,奋力拉车上坡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人人面容清瘦,瘦骨嶙峋,衣服打着补丁,但神色坚毅,朴实刚强,真的是筚路蓝缕,苦难辉煌!这些塑像,总让我们心生感动,难以自抑。要知道,“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遭遇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大环境下开工的。在物质极度匮乏,极其艰难的生产救灾年代,林县人民勒紧腰带,吃糠咽菜,肩挑斧凿,凭着毛主席倡导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与天斗与地斗”的大无畏精神,克服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困难,劈开太行山,穿透崇山峻岭,修建起的一条悬于半山腰的“引漳入林”工程!据说,林县当年总人口50万人中,就有38万人参与了红旗渠的建设,可谓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年接着一年干,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怀揣“牺牲我一个,引来幸福泉”的信念,无数平凡普通的百姓,用生命、用双手、用意志,创造了这个英雄业迹,今日听来,依然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口碑载道,令人泪目。路边的碑文告诉我们: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起点山西石城镇,终点河南林州任城镇。据计算,若把分布于沿途乡镇村落毛细血管般的支渠总长度加起来,若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称红旗渠为中国的“水上长城”、“人工天河”、“空中运河”,把它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之无愧!我在鸭嘴岩前向上仰视,脑海中浮现出那幅经典照片——一民工一索系腰,悬于半空,荡秋千般在坚硬的玄武岩石英岩混合的坚硬山壁上凿炮眼的那幅黑白照片。我不知道照片中的主人翁是谁?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他是英雄,是千千万万个林县的修渠英雄之一。最后一站,我们在“青年洞”旁边合影,山壁上悬挂着巨幅入党誓词牌,鲜红图版上的铿锵誓言,映得我们心里一片光明。“青年洞”碑文上记载,当时国家极度困难,每个民工每天的口粮只有六两,他们抱着“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愚公移山精神,靠挖野菜、去对面漳河捞水草充饥,终日挖山不止,终于打通了这道咽喉山段。郭沫若副委员长亲为之题名:青年洞。共青团组织在红旗渠工程中发挥着特有的优势与作用,团旗团徽无处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2022年10月28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在参观红旗渠后说道“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发扬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创新求实精神,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回报这个社会与国家,早已成为时代青年的心声。渠水奔流,精神永在,也正如人们所说那样“大山如碑,长渠如歌”。老一代的红旗渠人,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于深山之中开拓出一条生命之渠,新一代的红旗渠人接过他们手中的担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正是凭借着一代代红旗渠精神的薪火传承,才有如今蓬勃发展的时代面貌,才有如今“人工天河”的伟大奇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砥砺奋进。(通讯员 沈忱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