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洛阳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之红旗渠:走进红色基地,赓续先辈精神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 作者:沈忱忱

7月9日,洛阳师范学院“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探索豫西红色资源实践队到达林州市红旗渠。早上7点半,实践队抵达太行山下的林州市任城镇,稍作休整,便开始进山。我们一路缓步登山,山路是槽状的,右侧是渠堤,左侧修有半人高的石墙挡着,确保行人安全。每隔一段距离,地面上便镶嵌着一块铸铁长方匾,上面清清楚楚地刻铸着该段水渠堤坝及路面的施工责任村村名。疾走几步,见途中一处宽敞地,塑了一组铸铁雕像,雕像俩人相距数米远,眯眼目测,借助脸盆里的水平面计算并确定出水渠的高低落差。林县百姓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铸铁塑像沿途有很多座,有推小车的,有肩挑土篓的,有躬身抵地,奋力拉车上坡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人人面容清瘦,瘦骨嶙峋,衣服打着补丁,但神色坚毅,朴实刚强,真的是筚路蓝缕,苦难辉煌!这些塑像,总让我们心生感动,难以自抑。要知道,“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遭遇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大环境下开工的。在物质极度匮乏,极其艰难的生产救灾年代,林县人民勒紧腰带,吃糠咽菜,肩挑斧凿,凭着毛主席倡导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与天斗与地斗”的大无畏精神,克服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困难,劈开太行山,穿透崇山峻岭,修建起的一条悬于半山腰的“引漳入林”工程!据说,林县当年总人口50万人中,就有38万人参与了红旗渠的建设,可谓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年接着一年干,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怀揣“牺牲我一个,引来幸福泉”的信念,无数平凡普通的百姓,用生命、用双手、用意志,创造了这个英雄业迹,今日听来,依然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口碑载道,令人泪目。路边的碑文告诉我们: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起点山西石城镇,终点河南林州任城镇。据计算,若把分布于沿途乡镇村落毛细血管般的支渠总长度加起来,若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称红旗渠为中国的“水上长城”、“人工天河”、“空中运河”,把它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之无愧!我在鸭嘴岩前向上仰视,脑海中浮现出那幅经典照片——一民工一索系腰,悬于半空,荡秋千般在坚硬的玄武岩石英岩混合的坚硬山壁上凿炮眼的那幅黑白照片。我不知道照片中的主人翁是谁?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他是英雄,是千千万万个林县的修渠英雄之一。最后一站,我们在“青年洞”旁边合影,山壁上悬挂着巨幅入党誓词牌,鲜红图版上的铿锵誓言,映得我们心里一片光明。“青年洞”碑文上记载,当时国家极度困难,每个民工每天的口粮只有六两,他们抱着“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愚公移山精神,靠挖野菜、去对面漳河捞水草充饥,终日挖山不止,终于打通了这道咽喉山段。郭沫若副委员长亲为之题名:青年洞。共青团组织在红旗渠工程中发挥着特有的优势与作用,团旗团徽无处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2022年10月28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在参观红旗渠后说道“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发扬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创新求实精神,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回报这个社会与国家,早已成为时代青年的心声。渠水奔流,精神永在,也正如人们所说那样“大山如碑,长渠如歌”。老一代的红旗渠人,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于深山之中开拓出一条生命之渠,新一代的红旗渠人接过他们手中的担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正是凭借着一代代红旗渠精神的薪火传承,才有如今蓬勃发展的时代面貌,才有如今“人工天河”的伟大奇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砥砺奋进。(通讯员 沈忱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讲述青年故事,传承福大精神”——《福大青年说》第三期“创新之星”、

11月21日,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联合承办的《福大青年说》第三期“创新之星”、第四期“国奖达人……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喜讯|我院郭惠淋同学获第53届田径运动会会徽设计作品二等奖!

近日,福州大学第53届田径运动会组委会传来喜讯,公布了本届运动会会徽设计获奖名单。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我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郭惠淋同学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荣获本次……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福建省委台办原副主任、台联党组原书记蔡尔申 为福州大学铜盘校区研究生作

11月16日上午,福州大学关工委在铜盘校区举办专题报告会,邀请福建省委台办原副主任、台联党组原书记蔡尔申为研究生做《以文联心,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历史现实意义》专题报告。福州大学关……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卓越人文|创新艺术形式,传承先辈精神 ——《马兰花魂》舞蹈团队专访

近期,由人文学院舞蹈团指导教师张晓梅携团干部及部分团员共同排演的舞蹈作品《马兰花魂》连续亮相大型舞台,在舞台之上诠释科技工作者们的奉献担当,展现人文学子青春风采。学院团委特……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顺利举办第272期博学论坛暨四、六级经验分享会

11月14日,第272期博学论坛暨人文学院四、六级经验分享会于铜盘校区B112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充分备考,在2024年下半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2023级应用……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卓越人文|熠熠风采,奋进当时——福州大学第53届运动会人文师生精彩速览

传承文化,谱写新篇,展现人文风采;赛场争锋,激情澎湃,诠释运动精神。人文师生拼搏奋进,锐意进取,书写福州大学第53届校运会赛场上的新辉煌。拼搏奋斗,荣光绽放为期三天的校运会落下……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第53届运动会|人文学院第三日完美收官!

11月9日,福州大学第53届运动会步入尾声。人文学院砥砺奋进,奋勇拼搏,取得福州大学群体竞赛振奋杯第七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为本届运动会画上圆满句号。教师组杨诗语老师荣获女教中……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第53届运动会|人文学院第二日再创辉煌!

秋意渐浓,激情不减。11月8日,福州大学第53届校运会持续进行中。校党委书记陈国龙,副校长郭文忠、宣传部施卫华部长,学生工作部(处)张红部(处)长等领导莅临现场指导,陈国龙书记对人……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讲述青年故事,传承福大精神”——《福大青年说》第三期“创新之星”、

11月21日,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联…

最新发布

云端执教,共创未来
暑假期间,我校青年志愿中心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召集百名志愿者与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共同开展了“一起云支教,携手向未来”全国大学生2022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活动开始前,经过层层筛选,共有14…
云端筑梦,试想未来
“云支教”凝聚起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如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为“云支教”蓬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超过3/4的学校…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感悟真知
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等,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我校暑期三下乡制定了《合你一起巢心动》文旅综艺,这是一档集文旅资源、传统文化、乡村振兴、…
关于二里头文化内涵总结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展陈效果的调查研究
关于二里头文化内涵总结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展陈效果的调查研究作者:季彦伶王欣恺王婷婧叶玲吟杜瑞昕摘要:夏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朝代,一直被考古界高度重视,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无疑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基…
云支教:纸质阅读,温暖人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七彩童心”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起云阅读”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分别选择一本书自行阅读,在阅读前制定相应阅读计划,并在阅读后结合自身对书籍感受完成…
西建大管理学子三下乡:调研花椒产业发展,感悟花椒产业成就
西建大管理学子三下乡:调研花椒产业发展,感悟花椒产业成就韩城是中国花椒的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具有地理条件,产量规模及科技研发发面的优势。为了调研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历程感悟花椒…
云端支教:暖心出发,与小朋友共同成长
在2023年的暑假期间,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本次暑假开展的“七彩童心”支教的专项活动之中,在响应时代号召的同时,我也时刻谨记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科技发展产业兴盛,青春投入乡村振兴
在一个夏日的正午,椒阳似火的阳光洒满了韩城市,一支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实践团队——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椒阳似火”实践团)成员抵达陕西省…
刘孟贤:推动迪庄村花椒种植发展的重要一员
刘孟贤:推动迪庄村花椒种植发展的重要一员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24日电(通讯员)7月2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韩城“椒阳似火”花椒特色农业发展成就观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韩城市迪庄村进行调研并对人大代…
西建大管院暑期三下乡:调研银发低头族影响因素
为深入了解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践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探寻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低头族”现象的路径,8月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两市七县调研老年低头族现状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