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调研长江禁渔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到达最后一站——马鞍山市,虽然调研工作已接近尾声,团队依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句号。
相比于冰冷的数据,马鞍山市的碧水蓝天、锦鳞游泳似乎更能体现出禁渔工作的开展结果。在马鞍山市渔政支队一大队队长崔圣夏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登上了渔政趸船,倾听崔队长的讲解,见证了马鞍山这座重工业城市的禁渔成效。
据崔圣夏队长介绍,马鞍山投入大量资源参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其一,装备渔政趸船2艘、执法船艇19艘、执法车13辆、配备小目标雷达7台、光电设备66套、无人机8架、夜视仪4台,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提升禁捕执法监管战斗力;其二,马鞍山市积极创新,告别传统“各司其职”执法手段,建立护江禁渔党建联盟,实现多部门多级多市联合执法,确保涉鱼违法行为无处遁藏;其三,马鞍山市一马当先,率先实施7x24小时值班值守,护渔团队随时待命,彻底断绝非法捕捞人员侥幸心理。
在提问过程中,团队成员踊跃发言,纷纷提出了自己对马鞍山市禁渔工作的疑惑之处。
Q:在禁捕工作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同一个人多次违法的情况?
崔队长:的确有此类事件发生,执法过程虽然要求我们人性化处理,但是对于屡教不改的行为,我们再三劝阻惩罚无效,最后将会移交给公安系统处理此类案件。
Q:从渔民到护渔员身份的转变,是否有心态上的转变和不适应?
上岸渔民老李:上岸之后,虽然相比传统捕鱼赚的钱少了,但养老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子孙后代也不用跟着一起在长江上漂泊,再者,我们作为护渔员,虽然不再从事捕鱼事业,但工作相对自由,依然可以和从前渔民朋友共事,除了工作内容变了,其他还和渔民时期的生活方式相差无几。
Q:有观察到你们的制服不同是因为分工的不同导致的吗?
从事渔政执法工作的毕业生:我们穿的是最新改革之后的制服,隶属于农业农村局,所以我们的标识是“农业执法”,老李他们穿的是巡逻服,是渔政执法部门配送的制服,所以他们的标识是“长江禁捕”。
最后,马鞍山市渔政支队一大队队长崔圣夏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登上了执法船艇。站在执法艇甲板上,长江的美景一览无余,碧水蓝天,倒显得马鞍山这个重工业城市的名号有些“不称职”。但这也恰恰说明,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地位”这一举措的成果显著。长江禁渔工作还在进行时,还江豚一个美好的家园,又何尝不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救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