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苏州一组中的队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了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开展了社会实践。为了充分的了解园林艺术融入苏州城市建与发展,实践队员对话游客,开展游客对于《苏州园林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的看法及见解,系统的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在苏州的情况。
(图为实践队钟卉与来自广东的游客交谈苏州园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宇虹 摄)
(图为实践队沈宇虹与穿着特色服饰的游客了解苏州园林周围的商业区及文创中心对于城市建设的弊端及好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卉 摄)
深入群众,看看他们眼中苏州园林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提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近年来,江南文化成为全国关注热点。有人把江南称为“中华民族灵魂的乡关”。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域。而苏州,历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上海未开埠前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是超越地域的中心城市”。她是百业之邦、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更是举世闻名的园林城市。
“三吴之地”,有水有园。水是灵动的,以太湖为源头,,大运河为血脉,形成了古城自南宋以来一直 延续至今的“三横四直”的水网体系。园是典雅的, 《苏州园林名录》里的一百零八座园林,留下的是姑苏文脉悠长的造园艺术和典范的苏式生活范式。
因此,对于具有2530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来说,园林无疑是新一轮城市更新与发展中最为闪亮的名片和最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认真总结和提炼近十年来苏州园林保护修复的成效与经验,进一步传播与弘扬园林遗产价值,让园林艺术融入苏州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浸润城市居民的居住与生活,形成苏州特有的城市气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动建设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品牌建设,彰显经典魅力增加时代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这次调研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用调研结果分析后苏州园林周边的发展情况,让更多游客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所在,了解苏州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加强人们对于国家政策、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了解,引导大家关注时政。
7月24日早上实践队游览了苏州园林,走进园林,了解园林。对园林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观赏中,实践队也注意到了周边的改造过的商业街区和文创园区,一些品牌店也穿上了“园林艺术的古装”,还有“身着古装的”公交车站、公共厕所、垃圾桶等,这样的建筑艺术形成了苏州独有的城市气质。
7月24日下午,实践队采访了周边游玩的游客,其中一个广东的游客说到了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还有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独具特色的小桥流水她都很是喜欢。她也提到了具有园林艺术的建筑,例如新建的苏州博物馆,公交车站台等等。还有两位着装古装的游客,就“苏州园林边上改造过的现代商业楼和文创园区觉得突兀吗?改造现代商业楼和文创园区你觉得带来了哪些好处呢?”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们认为周边改造过的商业楼和文创园区恰恰不会觉得突兀,该设计与园林艺术相融合,反而合乎其理。她们认为这样的改造也更加利于经济发展。
通过和游客们的短暂交流,团队成员也更好的了解从他人视角了解的苏州园林,对于苏州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从游客的表达中也知道了苏州的发展及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