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况下,了解才是影响渗透的根本途径,尝试了解是关心的反映,这才是对事件起作用的关键。通过不断了解,才能不停地更进一步深入。
荣渊是班上最为“难搞”的学生。上课和他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并不是不喜欢老师,只是性格里有种不安分的因素,眼睛里有种忍耐的“精明”。不是不认真上课,只是爱自己在写,写着写着还和旁边的男孩子打闹,把毛笔上的墨汁甩到另一男生的衣服上,另一个男生多川用毛笔画黑了他的脚。
起初我以为,也许因为他是家里的独子,在父母的娇惯下,性格逐渐放纵成这个样子。
但是问过她妈妈才知道,家里有六个孩子,荣渊有四个姐姐、一个弟弟,六个孩子都还在读书,而家里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父亲身体欠佳,爷爷年迈,无法工作,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我细细端详着眼前这个皮肤黑黝、脸上爬满生活的风霜的女人,但却没有听到半句对生活的抱怨,一直都用和善的笑回应我们。
我实在是惊讶无比,我不知道这样一个妇人平时都做些什么散工来赚钱抚养家中九口人,单是四个读高中以上的姐姐的书杂费巨大的数目想想都让人汗颜。细问下去,这里的政府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的资助!这是怎样一个忍受着生活艰辛的妇人,可真让人敬佩。
原先我们只是坐在门口谈话,聊完之后,我询问可不可以进去看看房子内部。泥砖房里看起来黑而杂乱,衰老的爷爷坐在屋厅门口,“翻译”们说爷爷耳朵不好使,我没有和他交谈,只是示以象征性的微笑。这边的房子构造大致雷同,门口进去是露天的,厨房、浴室、屋厅、房间隔开来,围成一个圈子。我不敢举起相机拍任何一张照片,只觉不忍记录,这里大多数老百姓的家都这样。说是“扶贫扶贫”,但是大部分家庭都如此贫困,这倒是不知道扶谁了,到头来哪个家庭都没有脱贫。
在了解了荣渊的情况后,我和班主任煞费苦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交代荣渊好好听妈妈的话,这个家真的不容易,要做个小小男子汉了,将来是要帮忙撑起这个家的。读书可能不是使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的唯一途径,可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受益终生的。只有在获取了一定知识后,才能与众不同。
这满眼低矮破旧的红色泥砖房,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是一个落后时代的印章。在整个大中国看来,这只是冰山一角。但管中窥豹,我们就会知道,这个社会需要做的是什么。很多年前喊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可是先富起来的就富起来了,这些偏远地方再也无人看见。
整个时代的前进如此艰难,岁月的车轮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碾过这些村庄,然而留下的痕迹却微乎其微。这些像被遗忘的村庄,散布在星河,静待着自然赋予他缓慢的更迭变化。但这些自强不息的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依旧是存在的。就像走访时看见的,无论每家每户的房子内部如何贫寒萧条,但每个家庭都很敬重地装点好自家的门面。很多家庭的门口都有个牌匾,上面写着一些诸如“吉祥、瑞祥、延鳌”等吉祥语。
无论眼下的生活如何艰苦,但对未来都是充满了美好祝愿的。而老一辈的根已经深深驻扎稳了,这美好未来只能由下一代来创造。
于是那些装饰在门上方的吉祥语,便再也不是一种摆设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