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之一,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化肥用量过高、利用率低,加之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全球主要的化肥消费国和生产国。我国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氮肥占总量的44%、磷肥占总量的18%、钾肥占总量的26%、其他元素占总量的12%。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2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双碳”政策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和总量,实现绿色发展成为重要课题。为此,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编写了《中国减碳路径与化肥施用技术》一书,深入剖析了我国化肥施用现状、存在问题和趋势预测,并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下减施化肥的政策建议。该书对指导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重要意义。现将该书内容摘编如下:
中国化肥施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化肥施用强度持续上升,由2012年的261万吨/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313万吨/公顷,年均增长1%;肥料利用率由2012年的36.8%下降到2020年的34.3%,年均下降0.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已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化肥施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化肥施用强度是美国的4倍、欧盟的2.5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保持化肥施用强度下降速度快于化肥利用率提高速度,到2025年减少化肥用量约600万吨,到2035年减少化肥用量约1200万吨。
减碳路径
当前,我国化肥减碳的重点任务是:全面系统推进化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农业生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研发推广新肥料,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因地制宜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土壤碳汇能力建设,提升土壤固碳固碳能力。在“双碳”目标下,从化肥施用环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主要包括:优化化肥施用技术、构建肥料减量增效技术体系、强化管理措施等。
减施化肥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强度依然较高,化肥利用率偏低,仍有很大潜力可挖。同时,农业生产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020年,全国农田灌溉用水总量达47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约为350亿立方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657亿斤,但农业用水总量达到了1149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化肥用量将达到4200万吨左右。未来5~1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减少化肥使用量势在必行。当前减施化肥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化肥减施技术的科技攻关。以农业农村部科技创新团队为支撑,强化“双碳”背景下化肥减施关键技术研发,并通过联合攻关和协同攻关,在全产业链开展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力争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二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统筹规划,将化肥减施增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将“双碳”背景下农业农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化肥减量的主要着力点。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支持化肥减施增效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政策体系,促进产业政策、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监管体系协同发力,引导农民科学施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4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