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华学子三下乡:赏南国奇葩,助非遗传承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作者:范家瑜

为了解傀戏的传承历程和困境,领会“好心高凉”精神体系中的“担当精神”,广州新华学院“锦绣高凉”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7月10日前往信宜市镇隆镇十里村,以“赏南国奇葩,助非遗传承”为实践主题,对好心高凉文化的习俗——傀戏展开调研。

在此过程中,队员们与傀戏传承人李达广(以下简称“李师傅”)进行访谈,观赏傀戏表演,感受傀戏独特的非遗魅力。

(木偶外观宋佳雨供图

明朝万历年间,傀戏从福建闽南传入高州,经高州民间艺人不断改造加工,发展为独具高州民间特色的傀戏。2006年,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的傀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队员与李师傅交流宋佳雨供图

高州木偶像以杖头木偶为主,其制作工艺为传统的民间雕刻粉彩艺术;木偶像的基本造型为生、旦、净、末、丑;傀戏的唱词以高州白话方言为主,多用七字诗体句式,每句尾押韵;傀戏没有固定的演出时间和演出场地,但以喜庆节日期间为最盛,一般利用空地搭台演出。

(李师傅介绍傀戏宋佳雨供图

队员们了解到,李师傅是高州市大井镇十里村的村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十几岁的他观赏了一场精彩的傀戏表演,被那精湛的表演技艺深深吸引,并对“傀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他便与傀戏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缘分。数十年来,正是他心中那份对傀戏的热爱,让他坚持传承傀戏,弘扬傀戏文化。

(李师傅向队员们展示演出视频宋佳雨供图

在访谈的过程中,队员们得知,面对“传承傀戏”的重重困难,李师傅希望,稳定发展傀戏的资金来源,切实发挥国家扶持资金在“傀戏传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拓宽“傀戏文化”的传播渠道,将傀戏表演与现代传媒技术结合;强化傀戏的非遗文化教育,落实“傀戏进校园”的相关政策,让广大青年了解、欣赏、学习傀戏的表演技艺。

(队员体验表演傀戏宋佳雨供图

访谈结束后,队员们一同欣赏了一段傀戏表演。只见李师傅用左手将一根木偶中棍握在手心,右手操纵两根手棍,并风趣幽默地向队员们介绍,“操纵手棍和使用筷子的原理差不多的嘞”,随即便唱了起来,“当今就好世界,人人就心爽快,物品就够丰富……”这娴熟的操作技艺、敏捷的语言思维、明快的白话唱腔,让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傀戏的传统文化魅力,深刻领会到了“好心高凉”精神体系中的“担当精神”。

(李师傅表演傀戏宋佳雨供图

“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吾辈新青年应致力于保护并传承傀戏等非遗技艺,将”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风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4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继承,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本网讯(通讯员余林璠)湖北省孝感大悟县金岭村四面环山,中为梯田,地形像一个盆地。一条小河蜿蜒地穿村而过,河水调节了村落气候,形成“气”:重峦叠嶂的山挡住了风、使“气”得以留驻。近年来,金岭村展…
靓丽青春底色,根植家乡热土
我很高兴能在这个暑期参加2023年度“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怀着为家乡贡献一份力的初心,来到了家乡濉溪进行工作。习近平点书记于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事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广大青年要用脚步量…
浙外学子赴常安镇沧洲村探寻“古仓”共富路
8月18日至8月21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赴常安镇沧洲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沧洲村,通过开展研学夏令营、举办“青马学理”座谈会、调研走访等形式了解村庄发展诉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解决…
海右黎元队社会实践:减施化肥是绿色农业的必由之路
时代背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责任。在农业领域,减施化肥被认为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必由之路。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的养分紊乱和结构恶化,影响农作物的…
向云端,共成长
向云端,共成长在暑假期间得知学校志愿者协会要举行2023年“返家乡”云支教活动时,和喜欢从事相关教学志愿活动的志愿者们一样,我踊跃报了名。这期间有发生一段小小的插曲,我甚至以为与这次机会无缘。云支…
支教日记丨“微光·炬火”支教团成员 牛云飞
来山南村支教不知不觉已经十九天了,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了。回望过去,初到山南,初见孩子们童真面孔的日子晃若昨日。十九天来,与孩子们共度的点点滴滴,虽说不全都是美好的回忆,但这些点滴如…
支教日记丨“炬火·微光”支教团成员 王中昊
“乡村振兴没有旁观者,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支教地墙上宣传语所言,为了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随“炬火·微光”支教团来到了临沂市蒙阴县山南村。今天是我来到山南村的第二天,也是上课的第一天…
支教日记丨“微光·炬火”支教团副队长 汤毓
“好像所有的青春故事都一定在夏天,没完没了的夏天。“雪已停、冬已过,蝉已鸣、夏已至。这个夏天,我再次与山南村邂逅,与寒假不同,这次我走进了她。走进了她本身,更走进了她所热爱着和保护着的孩子们、…
支教日记——“微光·炬火”支教团成员 高家树
“总有些惊奇的际遇,比方说当我遇见你”。人的一生充满了奇遇,偶然间看到了好友转发关于支教团的招募通知,我鼓起勇气参加了面试,成为了“微光·炬火”支教团的一员。从此刻开始,我将会与山南村相识,与…
海右黎元减施化肥措施——科普小讲堂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农业的高速发展,除了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的扩大外,基本上是在化肥与农药等化学品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投入条件下获得的。但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产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