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剪纸之美,传承非遗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独特风貌,是我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推广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保护和传承非遗,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自身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体现。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对我国文化建设和历史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弘扬的重要性,也积极参与到推广非遗剪纸的实践中,7月10日到7月20日,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守艺筑梦”实践队在山东非遗剪纸传承地进行了走访调研。
我一直对历史文化和技艺传承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渴望可以去学习一些非遗技艺。剪纸艺术以简单的工具和纸张,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和色彩,在我心中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存在,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具有装饰品、礼品等实用价值,深深地吸引着我。因此,听到有这样一个能深入了解剪纸技艺和剪纸文化,还能探访非遗传承人,为非遗传承做宣传推广的实践机会,我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来。
我们实践队的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形式多样,有社区调研、剪纸教学、非遗探访等。在我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在日照莒县对过门笺技艺传承人于红老师的拜访。
于红老师的父亲就是过门笺的传承人,在拜访中,于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家族传承过门笺技艺的许多故事,和她在家庭的环境熏陶以及父亲精神的影响下,放弃油画生涯转向专职从事过门笺技艺传承人的心路历程。在于老师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传承人身上对热爱事业的执着,对初心梦想的坚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于老师在这个绚烂浮躁的快时代数年如一日地始终默默耕耘着自己的事业,让我十分动容且致以敬意。
随后,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她的作品展厅和工作室,并给我们准备了制作过门笺的工具让我们亲自动手体验制作,这让我既兴奋激动又有一些紧张。如我预期的那样,过门笺并不是一门简单的技艺,需要十足的耐心、细心、专注力以及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制作过门笺毫无经验的我和几十年精心钻研技艺的于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表现的十分笨拙,而于老师却使用剪刀行云流水般流畅,不禁让我感叹:这就是时间的力量,积累的功夫啊!好在于老师指导的十分仔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也制作出了一个自己满意的过门笺作品,真是一次既充实有趣又意义非凡的体验!
图为于红老师教授实践队员制作过门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秋洁 供图
同时,于红老师还就两创发展与非遗结合向我们阐述了她自己的看法与行动。“目前,过门笺的技艺的传承和制作的难点并不在于繁复纹饰的剪裁和刀刻,而是如何在原有的剪法和技法上进行创新和设计”,于红十分支持和认可过门笺技艺在当代的创新,“当然,这也不代表着传统的纹样我们不要了,传统的技艺我们不上心、不雕琢了”同时,于红老师也强调了创新不能忘掉本来,创新的基础是搞好传承这件事。近几年,于红老师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创新这方面。在染色技艺、纹样创新、宣传推广上多方面推进创新发展,让我在与实例结合的过程中对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如何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创新形式等问题也有了新的思考。
面对一批批年轻人、大学生来到莒县进行采访学习,于红老师既向我们表示了她的欣慰和开心,也提出了她希望当今的年轻人对非遗不要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上,而是能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一些实际研究的期望。是啊,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人,这个“人”尤其指年轻一代,只有年轻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并逐渐起到带领的作用,非遗传承才真正有了发展的希望与生机,听完于老师的讲述,我也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使命职责,更加确定了未来在非遗传承这方面做一些更深入地调查研究,尽力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贡献的目标。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认识到推广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和努力中,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始终未变的为文化传承奋斗终生的清澈初心,让我深受鼓舞与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我相信,非遗的魅力在全社会共同的支持与努力下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在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传承和弘扬非遗的行动中,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会走出困境,走向辉煌的明天!(通讯员:张可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