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守艺筑梦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门笺的故事。
在前往实践地点之前,实践队队员了解到,莒县自古就有春节贴过门笺的习俗,这一习俗最晚于明代就已经在民间盛行。2008年莒县过门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莒县过门笺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其刻制工艺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清代以前,过门笺只剪出穗头和花样,制作相对比较简单。民国初年至今,过门笺多由民间艺人照模板刻制而成。现在,过门笺制作以“借古开今” 为原则,先按定好的尺寸设计出图案,而后以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根据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按尺寸裁好彩纸,将模板放在彩纸上,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有时也用木槌敲击刀具砸刻。
经过本次在莒国古城的实地实践后,实践队队员表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发展与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深感青年力量于非遗文化传承之重要。他们表示愿意以青年一代的视角讲述非遗故事,结合时代推动剪纸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