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7月中下旬,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匠承非遗红梦引航”红色历史传播团开展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9位队员奔赴山东、四川、甘肃、上海、广东、江西、贵州、湖北、江苏、陕西、天津、辽宁等地的十几个城市,通过走访各地红色基地,探寻相关非遗传承,宣传红色革命故事等形式,深有感悟,收获良多。我们身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一起感受红色的故事。
我们参观了位于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江西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陕西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广东的广州起义纪念馆、江苏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江苏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江苏无锡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江苏南京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海的鲁迅纪念馆、贵州遵义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四川成都的成都战役纪念馆等16个红色基地。我们各自感受着不同地区相同颜色的故事;践行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的平津战役、见证了“最可爱的人”大无畏英雄气概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回声,至今振聋发聩,我们永远不敢忘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时而热泪盈眶时而热血沸腾。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红色精神,我们明白了共产党员要永远走在最前面,也是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让党徽更亮,让党旗飘扬,他们以战天斗地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的创业精神,让华夏大地成了宝地。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入党的决心。
在各地纪念馆探访之旅中,我们也寻访了先辈们留存的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贵州遵义的打草鞋、湖北鄂州的红色剪纸、湖北武汉的红色戏剧、江西赣州的兴国四星望月习俗、兴国山歌、江西瑞金的苏区版画、江西吉安的永新红军斗笠技艺、江西南昌起义的红色故事、湖南东部江西西部的秋收起义红色故事、上海的小校场年画等。这些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革命纪念馆承载着中国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历史,一起展现并弘扬着匠人精神与时代精神,传递着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宝贵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头‘汲古’,一头“润今”,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只有将非遗文化传承好保护好,才能让非遗文化火起来。实现“古”与“今”良心互动,“非遗技巧”助“千村发展”加速,推动新兴产业提档升级。实践团成员坚信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铭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一路走来,我们尽我们所能为周围人宣传我们的红色非遗文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红色非遗。我们努力把红色的火把传给每个中国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一次活动,一个过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想我们的每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不少的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这也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我会不断地调整活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我们是是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让我们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基层中去,让红色的火把传到每个人手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