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花城做好乡村调研,山水盐边唱响振兴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2023年9月1日至9月5日,西南财经大学“盐盐”夏日实践队赴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队成员来到财政局、犀牛村、格萨拉乡、镇政府,通过走访参观、调查问卷等方式感受自国家确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来盐边县的发展与变化,并对当地金融、教育、生活、财政等方面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分析。
在盐边县财政局,朱主任简单阐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历程,收入来源、财税支出分布、收支平衡状况并强调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2年之前,盐边县的收入呈不断上涨趋势,以工业为支柱产业,此后财政收入减少。2016年起,盐边县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新九镇的钒钛产业、红格镇的康养产业、县城主城区的服务业,收入来源多样化,经济发展,形式回暖,逐步上升,稳中有进。此外,朱主任介绍,自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以来,党和政府设立乡村振兴区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并衔接乡村振兴转移支付收入。
图为实践队在盐边县财政局合影留念。吴铸航供图
第二站,实践队来到盐边县渔门镇犀牛村。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实践队远观枇杷山,深入了解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从少有村民愿意支持到村干部带头、村民齐心干事;从疫情亏损、缩减经营范围到主产业被迫由花椒改为枇杷、芒果,如今,犀牛村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销售产品,种植业稳步发展。
渔门镇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形成园林来发展旅游业,灵犀河、钓鱼台等重要的旅游景点采用政府外包+公司合作的发展模式,修建水利工程,采用政策引导最大程度上地解决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吸引了大量游客。此外,当地人民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联系,大大提高了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村里提供补贴,全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
图为实践队在犀牛村走访枇杷山合影留念。吴铸航供图
溪水叮咚,奔流不息,诉说着山的伟岸与水的柔情。第三站,实践队来到格萨拉,亲身体验盐边旅游业的发展。格萨拉位于高海拔处,阳光灿烂而不灼热,山风和煦,气候宜人,连绵不断的绿色生机勃勃,牛羊怡然自得,即使是旅游淡季,也仍然值得一去。实践队了解到,这里的火把节有朵洛荷,摔跤,斗牛等活动,也有羊奶果采摘节供大家娱乐,不难看出盐边在旅游业发展上极大的先天优势。
图为实践队在格萨拉参观时拍摄。吴铸航供图
第四站,实践队来到盐边县政府。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自脱贫攻坚以来,渔门农村安全饮水开通,村公路开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其中,狮子堡的核桃与魔芋种植,犀牛村枇杷种植以及龙胜村的花椒种植等,都驱动了各自村落的经济发展。在养殖业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东风村、龙胜村和高坪村,牛羊养殖所获收入,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扶贫措施方面,政府提供多项补助资金用以推动地区发展。总体来说,政府资金名称逐渐多样化,资金用途说明趋于具体化,发展资金不仅用于发展种植业,还用于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们的生活。金额上,政府资金投入呈上升趋势。
图为实践队在盐边县政府合影留念。吴铸航供图
团队成员在持续5天的实地调研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结合作、共克难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步入社会后与基层服务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不断学习乡村振兴方面的知识,贡献出西财学子的青春力量。(潘宣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