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风俗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全国殡葬改革的进度也不尽相同,武汉大学我国乡村殡葬改革现状考察实践队选取多个地区、单位开展活动,尤其是深入新疆、四川、广东等十余个省份的农村地区,对村干部、基层殡葬工作者、村民等进行访谈,实践覆盖地区、人员广泛。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积极完成实践任务,深化了对殡葬改革与乡村社会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收获颇丰,在此进行实践活动的总结。在此次殡葬改革的调研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采访村民村干部、殡仪馆工作人员,收集殡葬改革相关文献资料和政府公告,对于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深入的认知。
首先,是对传统殡葬风俗的认识,重点聚焦于发展现状、重视程度、沿袭原因上。村民们大都坚持传统殡葬民俗,因为他们“将殡葬风俗作为陪伴死者的一程,亲朋之间的联系并未因生命的消逝而断绝,长期的感情通过殡葬仪式与风俗在时间中得以延续”,但传统殡葬容易出现“乱埋乱葬、葬礼过于铺张”等问题,“墓葬大多分布在居民区中或其边缘,通常在道路两旁、果园或农田之间,有些还会将逝者葬于自家的庭前院后,长期采用的土葬方式不仅占用土地,也不利于乡村的整洁美观与整体规划。葬礼的举行也是一大难题,其通常需要村中诸多家庭的参与,持续时间为三天左右,据村民所说,一场葬礼的花费在5-7万元不等,对于普通的村民而言并非小数,成为了他们一大经济压力的来源。”
其次,是对于殡葬改革的了解,如落实程度、推行意义。组员感慨于“群众对于殡葬改革的认知竟如此匮乏,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改革的存在”;震惊于“村民们都认为不应该完全取缔传统习俗,村干部也觉得在当地推行火葬是没有必要的”;无奈于“每年都有出台殡葬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在于财政上难拨款、干部缺乏积极性”;总结道“人们对殡葬改革的态度存在代际和区域的差异”以及“考虑到耕地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节约问题,还有传统的殡葬仪式确实过于耗费人力和物力,殡葬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还有,是对于殡葬改革的反思和建议。“要使殡葬改革在农村落实推行下去,单靠民政这一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从林业、城管到村委会,从政府到个人,都能团结合作,相互协调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让民众了解殡葬改革的各种惠民政策,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殡葬改革对个人对国家的益处”,“以温和、民主与富有人文关怀的形式将改革潜移默化地在乡村中推行下去。”
最后,是对于实践调研活动的意义认知,组员总结道,“要想做到学以致用,仍旧需要静下心来,倾听民众的声音”,“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投身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殡葬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举足轻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对于殡葬仪式与遗体处理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之一。本项目研究通过相关学术文献的学习、问卷的收集与分析、线上线下访谈的结合三种路径,以真实性强、范围广泛的一手材料支撑研究,系统形成多地居民对殡葬概念的整体认知,在直接的交谈中记录和了解殡葬风俗文化,以通俗的民众视角窥见仪式背后的文化心理,从而对基层殡葬改革形成深入且具有建设性的认识和总结。
我国的城市殡葬改革成果显著,殡葬陋习逐步破除,然而农村地区的改革却遭到了阻力。此次访谈所覆盖的地区中,殡葬实践大多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以土葬、散葬为主,殡葬仪式繁琐、成本较高,遗体处理方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且迷信思想在殡葬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力;殡葬改革面临着包括传统思想固化、基层政府治理缺位、法治措施不足等等阻力。无论对于微观视角下的乡村亦或对于宏观视角下的国家,弥合殡葬改革从设想到落地的鸿沟都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
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我国正不断推进乡村殡葬改革工作,探索与创新殡葬改革在农村的落实之道。即使阻力重重,但推进殡葬改革是国家大势所趋,是现代化大势所向。面对现代化不断推进、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通过本项目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希望能够为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提供有益建议和实践经验,从而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通过坚定的意志、创新的思维以及务实的行动,我们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村殡葬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殡葬服务,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程,助力实现美丽乡村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