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21日电(通讯员 鲍洁 董芳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进入了就业市场。然而,近年来,青年群体慢就业现象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了解当今社会青年群体慢就业现象的本质,以及青年群体对慢就业现象的看法和意愿,从七月中旬开始,在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晓鹤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由王艺轩,邱平,董芳菲,鲍洁,饶俊丹,闫宇钻六位同学组成的“慢就业现象暑期调研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青年群体慢就业问题,团队决定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调查问卷信息。在调研活动开展前期,团队首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问卷,在各团队成员自行试填检验后,利用线上平台和线下场地,积极邀请青年群体参与调查。
线下收集调查问卷信息的方式包括在大学校园、社区和就业市场等地设立调查站点。团队成员展开青年群体慢就业横幅,耐心地向青年群体解释调查目的,并鼓励他们填写问卷。团队还与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和企业合作,将调查问卷置于相关场所,让更多的青年群体有机会参与。
线下开展问卷调研(王艺轩 邱平 饶俊丹 摄)
线下收集调查问卷信息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主动与参与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职业规划、就业难点等问题,还引导参与者尽可能在问卷中详细描述自己的慢就业经历,包括遇到的困难、心理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需求,还有对慢就业现象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团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年群体的就业现状和问题所在。
同时,团队也利用线上平台收集调查问卷信息。每个团队成员设立自己的账号在小红书、微博、QQ、微信等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论坛发布问卷链接,并积极邀请18~28岁的青年群体填写。通过线上方式,团队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保证类型多样化、争取种类全包含,并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调查问卷信息。团队还通过线上平台与参与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邀请青年群体分享自己的慢就业经历,并相互交流经验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团队能够收集到更多的细节信息,同时也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互相支持和帮助的平台。
通过线下线上的调查问卷收集,团队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最终对121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对青年群体慢就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参与调查的青年群体大多为东部地区的汉族人,大多数处于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成绩表现良好,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学业上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成就。调查显示,在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上,大多数青年在一年内就能找到工作,也有不少人在三年内才实现就业。值得注意的是,在找到工作之前的空闲时间中,大多数青年处于寻找工作状态、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其次是考证和游历,少数选择出国和从事公益活动。这表明青年群体在求职过程中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和经验,同时也关注个人发展和体验。
部分问卷数据分析结果(王艺轩供图)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青年表示赞同慢就业现象为普遍现象,是可以接受的。同时,绝大部分青年认为,慢就业是激烈社会竞争下的被动选择。然而,对于慢就业的优劣利弊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慢就业使得青年拥有更多提升自我能力的时间;拥有更准确的职业定位;可以通过游学、支教等活动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与工作岗位等。也有人认为,慢就业会使青年逐渐丧失就业的勇气或能力;给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或精神压力;形成青年逃避就业的不良社会风气;可能造成社会整体人力资源的错配与浪费。
此外,慢就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背景、地域差异、就业市场竞争以及个人能力和选择等。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这些青年群体在教育水平和就业时间上表现较好,对于自身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他们在找工作之前的空闲时间中选择继续提升自身能力,这可能是为了增加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些发现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支持措施,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和个人发展。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各位小组成员对慢就业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有利于今后的个人规划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