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厦门医学院药学系“半夏鹿鸣”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对一的陪伴方式呵护孤独症儿童,用心做好志愿服务,践行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绘画是一种不通过语言便可以直接表现的方式,也是儿童表达自己最主要的途径之一。7月11日,志愿服务队携手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绘画融合的互动课程,尝试用涂鸦绘画的方式,启发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艺术创作能力、与人合作意识。
来自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志愿者们,从色彩小课堂的艺术启蒙开始,告诉孩子们可以与色彩做朋友。每种颜色都能代表情绪,比如橙色代表惊喜,黄色代表高兴,红色可以表达生气,蓝色可以表达悲伤。关于颜色的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和回应。志愿者老师用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鼓励孩子们体验绘画的乐趣。
志愿者老师采用图案具象化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海底生长的海草、缤纷的珊瑚丛、自由游行的海洋生物;同时,也让孩子们认识了飞向太空的火箭、神秘的飞碟以及各大美丽的行星。
实践队志愿者们和水晶宝贝们一起进行创作。漫画版海底潜水员,宇宙太空人等卡通形象,不一会儿就在白纸上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来。
课程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志愿者老师、家长和宝贝们一起共同执笔涂鸦,你画一笔,我添一色,享受笔尖在在画布上流淌的静谧时刻,通力合作完成了《海底探索》和《飞向太空》两幅画卷的色彩填涂。
艺术活动为孤独症儿童的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载体。孩子用画画来表达情绪,用画画来讲故事。绘画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体验与生活经历的最直接途径。绘画融合课程帮助孤独症儿童从美术中感知世界,也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激发想象力。通过引导和鼓励,在孩子的画纸中,我们可以看到惊人的变化和丰富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孤独症儿童的内心世界。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自奋蹄”,厦门医学院药学系学子将继续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健康峰会上所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的号召,按照“四尽”医药卫生人才的要求,发扬爱和公益机构“建共同体从我做起”的精神,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