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小队于2023年5月成立队伍逐梦云“滇”支教团,并于7月31日抵达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图为支教团成员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合影
弥勒市被誉为红河水乡,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同时,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各民族的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织碰撞。结合弥勒市的地区特性,我们以民族融合为主题,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了小小推荐官、绘本阅读、地理科普、音乐、剪纸、扎染等课程,进行美的感知与实践体验。
上好每一节课,是小队成员每天必须要打磨的事。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小队成员设置的课程既不能太难,也不宜过于简单,如何把握这个度成为了我们队伍面临的挑战。
小队成员设立小小推荐官这门课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在成员们的引导下,主动上台演讲,结合家乡的传统文化,介绍服饰、风景、美食等等。通过各个民族的学生一起交流,让不同民族的孩子感知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多样性,并在互相了解中包容各民族文化,成为一个大家庭。但是由于年龄的差异,许多学前的小朋友们还没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而高年级的小朋友也很难与低年级的小朋友交流文化知识,这让队员们在来弥勒的第一节课就遭受了打击。
图为支教团成员指导学生们进行分享交流
但是队员们并没有灰心,而是开始转变思路。受在这里工作的其他老师的启发,队员们将这门课改成了一门共享交流课——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交流,也不刻意追求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是围绕一个主题自由分享。这样下来,每位同学都能在相互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经历,体会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程的效果也出奇的好。
此外,队员们不仅自己不断探索课程的安排,还积极学习当地其他老师的课程。音乐课堂上,队员们默默跟班学习,观察老师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安排教学内容的。队员们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将吸取到的教学经验保留下来,为日后相应的活动提供参考。
除课程需要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外,课程的内涵也需要揣摩。党的二十大指出:“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也是时代的最强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厚植爱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涵养爱国意识,最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于是队员们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积极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队员们通过《雷锋的故事》这本绘本故事,以听、说、读、演的流程,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图为支教团成员带领同学们进行绘本阅读
从江苏到云南,小队成员跨越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纵然两地相隔甚远,同胞间情感的羁绊连接你我。地理科普课中,队员们从祖国的各个省份出发,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传统文化等,让同学们感受到虽然身处异地、文化不同,但我们始终是血脉相连、多元一体的。此外,队员们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课程,利用手工拼图和电脑拼图,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地理。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图为支教团成员带领学生们上地理课
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必要的品质之一。为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队员们从中国各地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最终开展了剪纸和扎染课程。学生们在课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动手,创造了许许多多惊艳的作品。
图为同学们在进行扎染创作
图为剪纸作品展示
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了如今绚丽多彩的文化。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希望能够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尊重文化差异性,以客观宽容的态度面对其他民族文化。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尊重文化多元性,为实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祖国的繁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15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