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学生熬夜状况调查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郭佳瑞

大学生熬夜情况调查

一、导言

近年来,大学生熬夜现象日趋严重,日渐成为普遍现象。许多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正在下降,已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为减少大学生睡眠障碍,我对大学生熬夜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采用了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以单选、多选的形式呈现,通过QQ、微信的方式传播在学生群内,学生进行线上填写。

二、主体

1、调查内容

(1)晚上休息的时间。

(2)大学生对熬夜所持的态度。

包括几点后算熬夜、每天的睡眠时间、每周的熬夜天数

(3)熬夜的原因。

大学生熬夜的原因包括学习、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电视剧、看小说、刷短视频、失眠

(4)熬夜后的精神状态。

(5)减少熬夜的措施。

制定每天的作息计划表;为自己的健康和皮肤状态着想;和室友或朋友相互监督,一同早睡;将手机或电脑放在远离床的位置;服用褪黑色、进行头部按摩等促进睡眠

2、分析

进入大学以后很多人把熬夜当成了一种习惯。没进入大学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长或老师的约束,会在规定的时间进入睡眠,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约束,很多人都开始“放飞自我”。学习任务重,课业压力大,为完成学业任务,他们在图书馆挑灯夜战;课余活动突然丰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无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大量占用休息时间;游戏时间没有限制,他们组团开黑,不管白天黑夜;娱乐活动增多,电视剧、小说、短视频正在侵占生活,大量消耗着时间、、、、、、许许多多的因素使熬夜成了一种生活常态,生活作息变得极不规律,晚睡早起,然后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不吃早饭成为了校园里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一)学生对于熬夜所持的态度

图表 1 晚上睡觉时间

图表 2几点以后算熬夜

图表 3睡眠时间

图表 4每周熬夜天数

约67.65%的学生认为晚上12点后睡觉算是熬夜。由数据可知有52.94%的学生会在晚上11;00-12;00入睡,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有73.53%的学生的入睡时间是在正常范围内的。调查的大部分学生会在12点前睡觉,但仍有约30%的学生会在12点以后睡觉,其所占比例并不小。有55.88%的人睡眠时间为6-7个小时,35.29%的学生睡眠时间为7-8个小时。有50%的学生每周熬夜天数为1-3天。熬夜天数为4-6天和7天的人数差别不大。根据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熬夜天数推测有许多学生因为第二天早上的课程而选择早睡。而在没有早课的时间,比如周末或者没有早课的时间会熬夜。

(二)导致学生熬夜的原因

图表 5熬夜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熬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刷短视频、看电影电视剧、失眠是三大主要原因。其中刷短视频占到了79.41%。综合数据可见手机对于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逐渐占据了大学生的休闲时间。而且从调查结果看这些熬夜的原因并不是必要的。

(三)熬夜的影响

图表 6熬夜对第二天的影响

由数据可知有70.59%的人在熬夜后第二天会昏昏欲睡,许多人在熬夜时还会感到心跳加快。其实熬夜对人体各方面的危害是极大的。身体方面:长期熬夜会使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发烧,严重者还会引起神经衰弱。同时,熬夜还会使人的神经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人体会感到疲惫不堪。

情绪方面:熬夜会使人的精神处于疲惫状态,心情烦躁、易怒,易使人产生压抑感,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与心理健康。经常熬夜的人往往睡眠质量差,容易失眠多梦、情绪焦躁、心情抑郁。

视力方面:长时间熬夜会使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引起眼疲劳,导致视力下降。同时熬夜还会使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变慢,供血不足,导致出现黑眼圈、眼袋甚至是眼睛红肿等问题。

(四)减少熬夜的措施

图表 7熬夜的措施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部分人还是想要摒弃熬夜这个坏习惯的,有82.35%的人是为健康或皮肤状态着想而减少熬夜,这是心理方面的积极暗示;有67.65%的学生将手机或电脑放在离床远的位置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从而减少熬夜时间。

3、建议

熬夜对于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作为大学生,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我们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大学生应减少熬夜,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应对熬夜现象,我提出以下建议:

1.严格按照学校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如:白天上课时保持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晚上按时休息,不熬夜。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慢跑、散步、健身等。长期坚持运动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还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

4.加强心理调适。遇到难以排解的情绪时,应及时向他人倾诉或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5.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如:下载一些限制手机使用时间的软件。

6.睡前避免做能让自己精神兴奋的事情。晚上睡觉前就尽量远离手机,可以看些纸质书,写写日记,回想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听音乐或者背背英语单词都是可以的。

三、结尾

通过具体案例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不难得出不少大学生在生活时间上安排不合理,大学生应当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适当锻炼身体,不要以为年轻就是资本,更不要认为熬夜后补睡就能恢复精力。长期熬夜,其实正在逐渐透支自己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主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简称“三走活动”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展开,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响应号召,珍惜健康。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正面或着负面的影响。并对传统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16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山长黛,绿水长流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

为保护涪江生态环境,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家热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建一个绿色家园,,并引导更多志愿者投身生态环保事业,2024年5月8日12:3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去除硝烟,清新校园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四月“禁烟控烟”专

为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保证八教师生的身心健康,树立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2024年4月,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禁烟控烟”专项服务支队以招募班团的形式在第……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争当河小青,护河我先行 ——记“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期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践行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涪江生态健康。2024年4月15日13: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长江……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健康身心,快乐常伴 ——记“暖夕阳”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十一期活

为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认知。2024年4月14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汇泽养老院开展了以“健康身心,快乐常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指尖魔法,折纸悦动生命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折纸的魅力,体会蕴含在折纸文化中的中国智慧,传承优秀文化。2024年4月13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怀着奉献、友爱……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赋能志愿者,携手向前行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花果培训第十二

为推进干事们对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各个部门工作内容的具体了解,了解新学期的志愿服务,落实本学期的工作任务。2024年3月27日12: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别都书院四维空间…… 杨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最新发布

校团委开展“青春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2023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暨第二十期团学学生干部培训班结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实践能力。9月3日晚上,校团委于康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开展“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2023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暨第二十期团学学生干部培训班结业晚会,出席此次活动…
岁月匆匆去 倏然卅个秋 人文学院召开中文系八九级校友毕业三十年返校座谈会
三十沧桑情依旧,桃李携手恩师情。10月4日,人文学院中文系八九级校友重返母校,齐聚立言楼B4-1举行校友毕业三十年返校座谈会。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曾志东、副院长李康澄、党委副书记罗振军及当年部分授课老师代…
“青春正当时,运动展英姿”女生运动打卡活动预告
2023年10月21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负责举办“青春正当时,运动展英姿”女生运动打卡活动即将开始。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青年发展中“体育”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加强身体素质建设,更好…
山东大学文学院心肺复苏课程实践团倡导校园AED知识普及:心肺复苏从容应对
为增强校园师生的急救技能和意识,山东大学文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心肺复苏课程实践团汇总了一份校园体外除颤器(AED)位置地图,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这一举措旨在将AED设备的分布情况呈现给…
探索老旧社区韧性治理的“经世‘治’用”之道
老旧社区改造是关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新型社会风险多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都对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城市老旧社区治理提出新问题、…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怀我好音 跃我福鲤”赴福建泉州闽南文化调研团就乡情文化的调研
泉州,古称刺桐城,又称鲤城,简称“泉”或“鲤”,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世界遗产城市。元代马可·波罗撰写了《东方见闻录》,记述了“东方第一大港…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怀我好音 跃我福鲤”赴福建泉州闽南文化调研团开展红砖古厝调研与介绍
泉州,古称刺桐城,又称鲤城,简称“泉”或“鲤”,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世界遗产城市。元代马可·波罗撰写了《东方见闻录》,记述了“东方第一大港…
湖南师范大学于烈士公园开展了“缅怀烈士 信仰长存”志愿活动
(通讯员齐宇宸)为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指示要求,持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10月1日至10月6日,湖南师范大学联合烈士公园开展了“缅怀先烈信仰长存”的志愿活动。在本次志…
武铁学子“三下乡”:炬火宣讲团部分成员荣誉证书展示
大学生网报武汉10月12日电(通讯员杨思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贯彻“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
妙笔传画意,抒爱党爱校请
为营造砥砺前行、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增强福大学子的自我认同感、自豪感与使命感,福州大学2021级交通运输类02班团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3年9月27日晚,联合2021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1班团支部、2022级土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