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信学部赴西安寻访老校友暑期实践完美落幕
为追寻大工红色记忆的历史脉络,领悟大工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勇做大工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赴西安寻访校友暑期实践团队近日先后前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代表学校和学部慰问我校1949级校友保铮院士,并拜访我校1984级校友张艳宁教授,1988级校友刘宏伟教授和1998级校友丁金闪教授。聆听四位老校友对母校的温情回忆,对红色基因的细致解读,以及对我们新一代红色筑梦人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追寻上善若水刚柔并济的品质
保铮院士
保铮院士1927年生于江苏南通,1949年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电讯系学习,是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国雷达领域的多项“第一”,在祖国国防科技战线上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中国雷达裁判长”。
1949年7月随着上海的解放,全国著名高校纷纷在上海招生,保铮院士抱着救国的热情选择了离家千里但拥有一批名师的大连大学工学院电讯系。在大连工学院两年半的学习中毕德显、王大珩等教授的指导让保铮院士一方面开拓了视野,另一方面养成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在这种优良学风的影响下,保铮院士在雷达与信号处理领域一直刻苦钻研,成为我国该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在与刘宏伟教授交谈时,我们了解到保铮院士在西电创立了雷达信号处理实验室,对研究生的选拔十分严格,不仅录取分数高,对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也十分重视。“保老师那时候对我们是很严格的,能够得到老师的称赞我们都是很开心的。”忆及从教于保铮院士门下的日子,刘教授言语间满是对保铮院士的尊重和敬仰。
刚踏入保铮院士的家门,就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电视上的围棋节目。听闻我们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保铮院士很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代表学校和学部向保铮院士赠送了礼物,老人一边欣赏着纪念品上的主楼图画,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感叹着昔日母校的变迁。为了不打扰老人的休息,我们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访谈,但老人慈爱的目光已经流露出一位老校友对母校的深爱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探望保铮院士
实践队员与保铮院士合影留念
追寻为民服务回馈社会的情怀
张艳宁教授
张艳宁教授1984年考入我校电子工程系。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计算机学院院长,陕西省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怀着对无线电技术的科幻遐想,张艳宁教授毅然坐上三天的火车从古城西安来到遥远的海滨大连。刚刚出站,举着“大连工学院”旗子的迎新队伍就迎了上来,到校之后电子系的学长学姐又带领着新生去办理入住手续。进校的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独自一人来到大连的孤独感也随之消除,张教授笑着说:“当时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融入了一个大家庭。”正是刚入学时学长学姐们热情的关怀 ,让张教授心中埋下了为民服务回馈社会的火种。大学期间,张教授在课余时间参与了很多实践活动,从为贫困地区的居民糊火柴盒、打扫卫生,到免费维修收音机等小家电,不论活动大小,张教授都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实践队员与张艳宁教授进行座谈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张教授首先选择了就业,希望能将自己的所学的理论转化成实践来回馈社会。然而两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发现中国电子行业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技术上的科研创新,于是在报国热情的驱动下,她又回到了校园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面对学习研究中的困难,张教授十分坦然地笑着对我们说道:“人的认知是一个圆,里面是你已知的,而外面是未知的。你学得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报效祖国的情怀加上坚韧不拔的奋斗促成了张教授实现了一项项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电子工程的人才教育和行业的发展。谈到自己的成就,张艳宁教授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大连理工大学代代相传的服务和奉献精神推动着自己不断前进。
实践队员与张艳宁教授合影留念
追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
刘宏伟教授
刘宏伟教授1988年考入我校电子工程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他是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丁金闪教授
丁金闪教授1998年考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助理。2015年7月入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届“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
当年一份精美的招生宣传海报促使刘宏伟教授走进了大连工学院的大门,自此刘教授开启了四年难忘的大学时光。当谈及对大工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的理解时,刘宏伟教授称赞大工淳朴务实的学风,同时也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提出学生应走出校门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他提及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老师——邵春亮老师,“每次课都会有课堂小测验,所以我们思想都要保持高度集中。”在老学长的讲述中,他对老师的敬畏,对母校的感恩溢于言表。
丁金闪教授回忆起母校生活最先想到的是教授他知识的老师,至今殷福亮老师、杨素英老师和魏东兴老师等老师授课的情景依然让丁教授记忆犹新。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辅导员宋玉洁老师,最感激的也是宋玉洁老师。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学习学业问题宋老师对他要求都非常严格,这不仅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使他从中学到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对其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回忆在校学习以及从事科研的生活点滴,刘宏伟教授为我们电信学子求知探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今电子信息不断快速地向前发展,知识更新比较快,而我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我们的科研可以走多远。二是要多实践多锻炼。可以选择某个方面比如电赛、数模进行系统地研究,锻炼提高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三是要有独立思考、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学习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很次要的层面,学生不应过多的关注分数,而真正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心中常存问号。”
采访最后刘宏伟教授和丁金闪教授带领我们参观了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丰硕的科研成果,令我们为之震撼,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到自豪!
实践队员与刘宏伟教授、丁金闪教授合影留念
至此2017年电信学部赴西安寻访老校友暑期实践之旅圆满结束!四位电信学部杰出校友用辛勤和汗水创造历史,以不断探索和求真务实铸就辉煌,在各自的领域秉承大工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力量!纵使青春不在岁月变迁,但流淌在大工人身上的红色血脉永不褪色,大工红色基因也定会代代相传,一如红色的电波永不消逝!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工精神
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2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