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调研报告总结——以赣州市宁都县东龙村为例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作者:黄婧仪 王佳文

【摘要】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我们迈入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要不断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文化强国,同时也要建设起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我们要更好地承担起在新时代下的新的文化使命,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大学生赴宁都县开展蔬菜大棚实地调研实践团于2023年7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宁都县固厚乡田埠乡东龙村开展了深入调研。实践调研队重点走访了当地的特色宗祠,非遗传承基地,与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团队成员以时代发展趋势为导向,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了解东龙古村非遗文化的现状并对其发展传承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分析青年人群对东龙古村非遗文化的见解和看法,为青年一代提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和数字媒体的非遗文化今后发展的更多形式,为东龙古村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助力。

关键词:非遗传承 三下乡活动 文化创新 乡村振兴

一、调研背景

(一)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

非遗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节日、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等方面的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多彩多元的非遗文化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传承、命运与共的活的展示。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面临着人才流失等等问题。由于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工作,导致非遗技艺传承人越来越少。非遗技艺传承周期长、回报效益低、环境单调乏味,与现下社会多变化、快收获的发展节奏不协调,这也导致了年轻人处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现实压力和精神诱惑,让非遗文化难以传承和发展。

(二)非遗文化传承的手段

非遗文化传承的传统手段和方式一般为口耳相传、代代传承,通常疏于系统地的范和记录,因此非遗传承的过程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现在非遗文化消失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的传承速度,这对我们非遗传承的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化、信息化是新兴技术的主流,是对人类感官和能力的延伸。在信息时代下万物互联,事物间联系日益密切,一个事物的变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事物间动态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因此非遗文化传承的手段也要求与时俱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低效手段,而应该进步为借用数字技术,实现非遗数字化促进非遗文化的“动态发展”,增强非遗文化发展活力。

二、调研对象

本次活动主要对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固厚乡东龙村的猪案文化,茶篮灯戏曲文化,刺绣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

1.饮食文化特色代表“猪案

猪案形体方正、体积豪横,寓意吉祥、团圆,其口感香甜可口,但制作过程非常繁琐,用料讲究,必须由猪臀和主要结合部的五花肉制作而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长时间的准备。

2.戏剧文化特色代表“茶篮灯”戏曲

自明代开始,随着全国经济的活跃和人口的增加,江南地区的茶叶产业逐渐兴盛起来 ,茶文化在民众中引起了热潮,并且得到了社会上各个阶层人士的积极响应。明代大剧作家,江西人汤显祖的诗中就出现了“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句子,说明当时赣南的采茶歌已相当流行。茶篮灯戏曲是流传于赣南客家的民间戏种,是江西采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农为庆祝茶叶丰收和企盼来年茶叶好收成的茶文化表演形式,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茶篮灯表演队伍便会游走在村子的各个小巷,锣鼓声鸣,热闹非凡。

1.艺术文化特色代表“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它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最初,人们将颜色直接涂抹在身体上,随后他们尝试将颜色刺入皮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颜色画在衣物上,以展示个人的风格和身份。这种趋势逐渐演变为将颜色绣在服装上,使其更加持久和精致。这种发展过程展示了人们对于装饰和个性表达的不断追求。每个刺绣的图案都有它的意义,最常见的图案花样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大多以寓意好为目的刺绣也是祖先传承的方式,绣有三角几何图形代表走过的山,条形长纹代表跨过的河,鸟纹代表繁衍子孙的象征,花草植物是对祖先的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刺绣中小屋图案的寓意是希望透过刺绣能够打造家庭温馨的气氛和大家分享每一个家庭的故事因此,刺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庭温馨的象征。

二、调研过程

地点: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时间:2023年7月9日—7月15日

(三)调研方法:实地调研

(四)实践内容:

1.饮食文化特色代表“猪案”

实践团参与“猪案”制作材料采买过程,与非遗传承人一同挑选腰臀结合部猪肉,并体会当地人民的淳朴乡风,了解东龙村饮食文化和“猪案”对东龙村村民的特殊意义,观摩“猪案”制作全过程,实践团看着师傅手起刀落,熟练地将猪肉切成方方正正的“案板”型,烫炙、烹煮后起锅,淋上由擂椒、食盐、米酒、酱油制成的灵魂酱料,并品尝美味的“猪案”。

实践团在观摩制作过程与品鉴的过程中深深地被村民的淳朴乡风吸引,也为小小菜品所散发的浓厚历史本源所打动,让实践团在长见识后撰写文章,弥补东龙村饮食文化文献空白,切实地为东龙村做贡献;

2.戏剧文化特色代表“茶篮灯”戏曲

实践团深入了解茶篮灯戏曲文化,感受江西赣南客家人独有的舞蹈表达形式,静下心来观赏在东龙村古祠堂并不大但富有古朴沉静气息的舞台上表演的“茶篮灯”戏曲,

仿佛身临采茶女在山间以歌传情之境,感受到由民间音乐传来的来自大地的生机活力,观赏茶篮灯表演队载歌载舞,手举茶篮灯,笑眼盈盈地表演,原始的民间舞历久而永芳,实践团感知到村民们最本真的纯粹;

3.艺术文化特色代表“刺绣”

实践团观摩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刺绣过程,聆听其对精巧针法与技巧的详细讲解,经过简单的学习后,实践团成员着手实践、亲身操作,一针一线认真地在绸布间穿刺,切实地感受刺绣的独特魅力与丝线间传递的文化力量,

虽然在现代社会,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非遗在传承和创新中依旧散发出历久弥坚的活力。

四、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1.保存历史记忆

非遗文化记录了一个地区或社群的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于理解过去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的世代相传。

历史保持记忆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记录,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保存历史记忆最大的意义就是保存影音图文多媒体资料,并且在努力地向社会公众推广这些记录成果,提高传承人和非遗项目在全社会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社会机构和普通公众关注他们,为非遗保护创造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促进业内人士和学术界对这些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的研究和挖掘,帮助非遗项目找到更多传承的支点,从其内部激发非遗项目的生命力。

对于东龙村而言,每一种文化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结晶,连接祖祖辈辈的文化纽带,他们代表着东龙村的过去,是时代的见证者。

2.培养身份认同

非遗文化是社群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感。

非遗“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特点决定了传承人群就是这些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保住了传承人,也就保住了相应的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详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控制者,对其身份的认定将能完成民族记忆、民族优秀文化的持续与传播。

在东龙村,人们每每谈及当地的非遗文化,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对当地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促进创新发展

非遗创新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是我国近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组成。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在我国也是一个资源尤为匮乏的领域,无论是在人才还是资金等方面。在农村大力发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既能为乡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乡村在通过非遗传承富起来之后便会吸引劳动力的回流,因此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非遗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们利用非遗制作的文创产品或者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应运而生打造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喜爱和推崇,在这个过程中,非遗创造了大量的价值和财富并且能够较为持续地存在。非遗文化的创新也能更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东龙村里每家每户都会一些当地的传统技艺,他们以非遗文化为桥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非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

1.城市化和全球化影响

城市化使得东龙村年轻人口大量外流,村内多为老人妇孺儿童。全球化化使得大量外来文化进入并冲击传统文化,需要寻找平衡点。

2. 传承困难

一些非遗技艺传承人年龄偏大,后继乏人,传承面临困难;传承人经济拮据,无力将生活的重心置于传承活动及培育传承人上。如:实践团观赏完茶篮灯戏曲表演后,非遗传承人们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处理白莲子,用以卖出,维持生计。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包括实践团在内)

调查对象的年龄及人数

3. 宣传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东龙古村的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小,知名度不高。虽然有一些传统媒体和文化活动会对东龙古村进行报道和推广,但受众范围有限。同时,宣传方式单一,缺乏新的创意和营销手段,东龙文化传承产业困境日益严峻。

1.缺乏人文关怀

在节奏飞速的时代,人们鲜少关注兢兢业业的非遗传承人,而是膜拜表面风光,非遗传承人虽有奖牌证书,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表彰和奖励,对非遗传承人缺少人文关怀,这导致了非遗传承人在精神层面没有得到荣誉和自我满足感。

六、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1.意识提升

加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社会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高全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

2. 法律法规支持

我们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传承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的非遗传承机制,包括培训师资、资源整合、传统技艺学习中心等,为后续传承工作提供支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而实际的传承与发展。

4.加强遗产研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核、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让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简单的古代表演艺术或礼仪节庆等,而是文明积累下来的财富,承载着人民的智慧、人类的历史与辉煌,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思想文化上的指导。

5. 群众参与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联合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群众形成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六、成功案例

1.2009年东龙村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中国民族优秀建筑”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示范点”、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2.文化节庆活动:东龙村每年会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凌霄阁庙会,茶篮灯表演玉皇宫蘸会)展示并推广非遗文化,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七、结论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非遗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滞后发展,传统的文化遗产也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与人精神生活的严重错位,很多传统非遗文化虽然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和精湛技艺,但在当今已无法用适合的渠道向更多年轻人准确提炼、传达老字号本身的精神价值,导致部分非遗文化不敌新时代潮流。时代变迁带给东龙古村的既是艰难的挑战也是全新的机遇。

此次通过对东龙古村进行实地调查,对东龙古村的传承模式进行了探索,对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立健全的非遗传承机制,联动群众,大学生和广大青年宣传和保护传统文化等手段,为东龙古村产业发展和传统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建议。

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是重要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意识提升、建立健全的传承机制以及鼓励社区参与,可以有效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4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爱心温暖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献礼,星火传承”实践队积极响应社区服务的号召,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社区,实践队员们组成了多个服务……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情系敬老院,关爱暖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青衿履践暖人心,踵事增华正当时

为强化思想引领,全方位、多层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了解社区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消防走访实践,安全在心中

“珍爱生命,共享平安”是不变的主题,为增强社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除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2024年2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青春献礼,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队员携手济……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绿色发展,推行绿色实践

党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洁净家园,青年在行动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思想,凝聚价值观力量,振奋新时代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献礼,星火传承”实践队队员潘静如于2024年1月25日在济宁市邹城唐村镇开展了以“洁净家园,共创文……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垃圾分类,青年在行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 “青春献礼,星火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观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有重大意义。为了深…… 初霁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卓越人文|创新艺术形式,传承先辈精神 ——《马兰花魂》舞蹈团队专访

近期,由人文学院舞蹈团指导教师张晓梅携团干部及部分团员共同排演的舞蹈作品《马兰花魂》连续亮相大型舞台,在舞台之上诠释…

人文学院顺利举办第272期博学论坛暨四、六级经验分享会

11月14日,第272期博学论坛暨人文学院四、六级经验分享会于铜盘校区B112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充分备考,在202…

志愿服务事迹与收获

志愿服务事迹与收获我,大一新生一枚,恰逢青春热血之际,沾染了书本的智慧,也饱含了生活的热情。近期,我积极参与了一系列…

志愿服务的光辉与收获

志愿服务的光辉与收获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

“心语汇梦”:特殊儿童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各种障碍而面临交流困境。“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助力特殊儿…

最新发布

“志存感恩-‘携手共进,预防艾滋’之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第二天顺利开展
金黄银杏树,落叶随风飘。2023年11月26-27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功举办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向同学们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艾滋,远离艾滋。活动现场…
中北大学23070144团支部——用心清扫传温情,用爱陪伴显尊贵--为敬老院的老人带来一份高贵的关
2023年11月25日早上九点,在温暖的阳光下,23070144团支部踏上了前往太原市慧享福敬老机构的旅程。这次的目标是给那些孤独的老人们带去一些欢乐和关爱,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到达敬老院后,为了…
湖南师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橘灯信箱,点亮童心”线上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守护孩子健康成长尤为重要,11月27-28日,湖南师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开展了“橘灯信箱,点亮童心”志愿活动,旨在让激励志愿者们多多关爱身边的儿童,关心他们的身心…
兰交大水利2303团支部举办“与书香相伴,与梦想同行”读书分享会活动
为助力我班学生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11月16日晚,水利水电工程2303班团支部组织开展“与书香相伴,与梦想同行”的读书分享会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中,团支书…
诗画黄龙山,文艺惠民生
——24th会院志协文化节活动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赵祎伊)为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区文化建设,11月2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志愿者协会联合黄龙山社区,在城市之光居民小区·黄龙山…
旋转中的机遇与挑战 转动中的成长与转变
(通讯员:李世康陈佳仪杨凯声)“每时每刻,命运的齿轮都在悄悄转动。”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随机性和运气的力量,并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11月28日,机械学院团学秘书部于北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命运的齿轮…
建工学院地测联盟协会开展“大地雄心”国测一大队记事观影活动
建工学院地测联盟协会开展“大地雄心”国测一大队记事观影活动为了增加同学们对测绘员未来工作的深刻了解,增强对测绘专业的认识,提高同学们学习测绘知识的积极性。11月25日晚,建工学院地测联盟协会在12号教…
建工学院地测联盟协会举办山东理工大学“制绘时刻”CAD制图大赛
建工学院地测联盟协会举办山东理工大学“制绘时刻”CAD制图大赛为了增强同学们对CAD制图软件的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提高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意识,11月25日下午,建工学院地测联盟协会在12号教学楼303教室举办了山东…
建工学院梦想文艺社举办路演活动
建工学院梦想文艺社举办路演活动为了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11月26日晚,建工学院梦想文艺社在在第三体育场南侧举办路演活动。活动开始前,梦想文艺社成员提前布置活动现场的舞台布景,…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与商学院联合在大礼堂隆重举行2023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班仪式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同时提升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11月23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与商学院联合在大礼堂隆重举行2023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第65期大学生骨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