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绒花历史介绍
大家注意过宫廷古装剧《延禧攻略》的头饰吗?清朝乾隆时期的女性们,大部分都梳着“小两把头”。“小两把头”需要用本人头发梳成,所以无法佩戴较重的金银首饰,只能在上面佩戴绒花。《延禧攻略》中的装扮便十分贴近史实。剧中其他角色亦是一样,都是两把头加绒花的标准扮相。;(绒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有种说法是:
唐朝有个妃子因为额头有疤痕,需要戴花遮丑,夏天还好有真花,到冬天就麻烦了。聪明的艺人就开始用彩绸、蚕丝等各种材料做花,这就是绒花。虽然这个传说不知道是否真实,但是唐朝的女子确实非常喜爱美丽的鲜花,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山花插宝髻(ji);,石竹绣罗衣。”诗句中的少女折花插在发间,鲜活的花衬托出少女灵动的美。)绒花,令嫔妃宫女们见倾心,再加上绒花不仅外观上雍容华丽,还谐音荣华”,寓意吉祥、富贵,因而得到了贵妇们,特别是宫女们的喜爱,故此绒花又得名宫花。
绒花始于秦朝,《中华古今注》中就记录了当时秦始皇让他的妃子“插五色通草苏朵子”。
到了唐代绒花的制作愈加精美,并作为贡品进入宫廷,被世人称作宫花”,于是美丽的绒花就成为嫔妃以及宫女头上的簪花,以助粉黛云鬓之美。
唐中宗李显在每年立春时,都要令侍从从宫内取来绒花,赏赐在场的每人一枚,以迎新春。绒花因其花开不败,象征着青春永驻,同时它又与荣华谐音,因此佩戴绒花的习俗在宫廷内迅速风靡。到武则天时期,绒花被列为扬州地区的皇室贡品,成为王公贵族才能消费的奢侈品。
到了宋代,民间绒花的制作仍以头戴花和装饰花为主,这一时期绒花不仅广受富人欢迎,就连男士也喜欢在服饰上佩戴绒花作为首饰,无论男女老少都以绒花为美,因此社会上对绒花的需求量之大超过了当时的任何一-种工艺品,从而促进了绒花生产行业的繁荣。
清代,是绒花行业最为兴盛的一个时期,据《旧都文物略》记载:“彼时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其中尤以梳旗头的妇女最喜欢颜色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仍收藏着众多清代皇帝大婚时,皇后嫔妃所戴的各式绒花。
当时在全国逐渐形成北京、南京、扬州等数个绒花生产制作和经营集散中心,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为南京绒花制作的鼎盛时期,当时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这里是绒花的海洋,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但是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手工制作的绒花被工业流水线制作出的其他材质头花、胸花所取代,逐渐转变为一项濒危的传统技艺。
2006年,南京绒花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毛绒绒的质感,与我们印象中的蚕丝制品不一样?绒花跟一种丝绸制品密切相关,它就是云锦°
《红楼梦》第七回中,李纨(wan)将“;宫里做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送给大观园中每一;位姑娘,这里的“宫花“;和“堆纱花儿”就是绒花。
南京绒花的兴盛和曹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家中三代人出任江宁织造府理事58年,苦心经营云锦织造,;使云锦织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云锦是中国丝织品工艺的集大成者,元、明、清三代都为皇家御用贡品,制作工艺复杂,有“寸锦寸金”之称。因其选材十分严格,在织造过程中会留下大量的蚕丝边角料,古人惜物,就将剩下的边角料制作出绒花。另一方面,绒花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收益慢,非遗传承人面临生存问题,年轻人即使对制作绒花有兴趣,也会因为面临生存压力而放弃这一理想。
精致唯美的绒花可以永远保存,望不枯不败的绒花能和它的寓意样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及喜爱,;真正地做到永远的“花开不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56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