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绒花
绒花是什么?
绒花的渊源
南京绒花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一种传统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鲜花受到时令所限,且易枯萎,尤其是受到贵妇喜爱的牡丹,花期很短,只有二手多天,加上插在头上的诸多不便,比如掉色掉汁,比如掉瓣掉叶,再比如不容易装卸,于是便产生了假花。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南京绒花应运而生了。
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绒花历史
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唐代、明代和清代
唐代
绒花制作始于唐代,武则天时,绒花便作为扬州绒花被列为皇室贡品。
明代
明代,绒花有专门的作坊,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这与当时南京云锦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生产云锦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蚕丝下脚料,这为绒花制作工艺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清代
绒花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当时的南京官府专门设有七作二房。康熙、乾隆时期,南京绒花生产达到鼎盛期,产品销往各地。曹雪芹《红楼梦》书中所谓的“宫里做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实际上就是七作二房做的堆丝活,也就是绒花。
非遗南京绒花
南京绒花,又称宫花,历史悠久,明清时代为其盛期。《红楼梦》“送宫花周瑞叹英莲”一章中记述的“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即为绒花。然而,近几十年来,曾经绽放于女子发间衣上的绒花,渐渐消失于街头,最终只留在了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只在民俗博物馆占有小小一隅。
南京绒花目前唯一的非遗传承人——赵树宪老师。
通过网络上赵老师的采访文章,我们对南京绒花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意识到南京绒花的保护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要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赵树宪老师做绒花,突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跟着流行色走,追随年青人的审美,让绒花变得更时尚。在赵树宪老师手下,南京绒花不仅可以是头饰,还可以是礼盒、服饰、装饰品,正是赵老师这样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精神让南京绒花走进了更多大众的视野。不囿规矩,跨界交流,方能与时俱进,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有一句话写道“我愿做枚石子,激起一点涟漪”,也许我们这点微弱的力量不可能让绒花迅速地为大众熟知,但我们依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带来一些改变。
愿南京绒花技艺能如同绒花本身一样常开不败、历久弥新!
绒花制作
根据绒花产品的不同需要,用剪刀对圆形绒条进行剪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钝角、锐角、半圆、球体、椭圆体等适合形状。
赵树宪
关于非遗绒花
2008年1月8日,绒花制作技艺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NJV1-7。2007年3月24日,绒花制作技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JSVI-20。
簪花扶鬓,盛极一时
丝丝入扣,风韵千年
跨越千年的技艺传承
为朵朵明艳之花留住芳华
沉淀出无法蒙尘的光泽与审美价值
欣赏南京非遗绒花手作饰品
共赏这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59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