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管理是为了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个性化的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地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在此过程中,班主任的积极作用以及班级内同学们的积极上心负责程度非常重要。由此,我将从班主任如何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如何确定班级管理内容以及如何提升班级内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班主任
在教育领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最可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朝夕相处中老师的心态非常容易影响学生的心态,如果一位班主任自身拥有健康并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评价体系,学生们很容易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摸索出老师的标准,那么他们就会发挥他们的模仿特性让自己向着班主任老师的好标准前行。由此,我们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修身养性,做到“感情先行,严宽相继”。
1.首先,班主任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能力素养,比如:灵活的社交能力、艺术的表达能力、缜密的组织管理能力、机智的应变能力、分析研究的能力、终身的学习能力等等。学会灵活的社交能力和艺术地表达能力有助于班主任跟学生家长、其他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交流并且达成友好共识,减少矛盾的产生。拥有缜密的组织管理能力可以将班级活动以及学生的事情合理的安排或者解决,有助于在孩子心底树立班主任的有能力形象从而愿意跟班主任友好相处并且在有主见的情况下听话;终身的学习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作为班主任,必须不断地从新的事物中学习新的道理新的做法新的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以及见识,这样,才可以变为越来越优秀的教师。
2.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班主任需要根据各个学段的特点制定具有差异的管理策略从而达到管理好班级的目标。对于小学阶段的同学,他们会有对待事情容易情绪化、积极性高、听话的特性,为此,班主任需要设身处地,从调动他们积极地情绪开始,让他们可以在快乐中学习,从喜欢老师、喜欢老师讲课慢慢过渡到喜欢学习从而达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初中阶段的同学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们身心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由此班主任需要谆谆诱导,发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而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成型,他们了解自己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班主任要在基础工作上面,发现学生的对于未来的疑惑并给予指导。
3.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以及正确运用“五镜”。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的理论学习,加强与其他优秀教师的合作交流,认真反思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从中学习一定的经验;另外,把好“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三棱镜”和“平面镜”,善于发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并且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美好的品质并且给予认可,从多个方面去寻找孩子们的发光点,不可以把孩子的价值单单局限在学习成绩是否突出。
二、班级管理内容
1.班级的组织建设
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班级组织的存在成为管理的前提,班级组织的发展与建设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第一步,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依据社会需要、班级管理规律、学校教育目标、班级现实状态和学生的身心规律设立班级目标,完成必达目标的同时争取完成争取目标,设立班级长期目标以及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学生有了前进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全面收集资料,掌握内外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初级方案,进行评估后择优。
其次,确立组织机构和组织规范。班级内需要有力地班委会、团支部和有效的班级规范。班级规范由成文的形式规范和班级成员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的非形式规范两部分组成,其中成文的形式规范包括班级制度、课堂规则、学习纪律、学生守则等等,这些对于规范学生们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以随意更改;而非形式规范包括舆论、班级风气、班级传统等等,如果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非常正,那么大概率这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不可忽略,同时,班级内优良的传统也会引导其他同学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相反,如果一个班级内风气不正,同学们之间小团体意识强烈到大过了班级集体感,那么这个班级将会很难凝聚起来,各项活动的进行也不会顺利。由此,积极向上的组织规范和可以有效监督的组织机构才可以把班级凝聚起来,从松散群体阶段过渡到联合群体阶段再到班集体阶段最后到学习共同阶段。
2.班级的日常管理
班级的日常管理包括学生们的思想管理、纪律管理以及学习管理。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感情先行,严宽相继。”如果一个孩子的思想出了问题,那么后期会成为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所以在学校中,首先要学会为人,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用学生们能够接受的有意思的方法比如动画或者影片等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纪律管理方面,我们第一步一定是确立我们的底线,不可以让学生们养成“无论做了什么,老师都不会惩罚我的”侥幸的心理,第二步是把握住一个度,一个巧妙的平衡点,我们跟学生将心比心,感情先行,与同学们在平时友好相处,但是遇到事情时一定坚守自己的底线,做到严宽相继。在学习管理方面,班主任可以成立学习相互监督小组,鼓励同学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流,解疑答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巩固自己的知识,由此形成班级内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真正是自己想学而不是被迫不情愿的学习。
3.班级的活动管理
班级的活动,一定是要遵循弊害原则以及多样原则。事先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预防所有可能发生危险的事情,比如低学龄段的学生,就不要让他们搬重物、擦高处的物品等;其次,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可以举办班级内的绘画比赛、板报比赛、书法展示、才艺展示、元旦晚会等等包括但不限于学校要求举办的活动。
在活动开始以前,我们就可以组织班级内的同学们集体参与到每一次的活动准备中,让同学们有真正的参与感而不是仿佛自己置身事外,这样大家才会对活动感兴趣,才有机会达到活动的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掘每位同学的长处以及优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把握同学们的情况;活动中间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学生们的安全以及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活动后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以此来激励其他同学更加努力。
4.教育力量的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学会用除班主任以及学生以外的学校、学生家长、社会教育组织的力量,加强家校的沟通与合作。家长们可以提供的帮助会比我们想象中要丰富,因此,成立家委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但可以更好地协同班主任管理班级,而且可以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由此,我们一定要放宽眼界,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以及合作。
三、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1.提供具有育人功能的物质环境
在教室环境的布置过程中,充分听取同学们的合理的建议,把同学们的好的想法落实到真正的布置上,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自己这个班级里面有自己的一定的贡献,增强同学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班级文化管理
当老师把同学们真正的当做自己的家人,那么将心比心,同学们在感受到老师的付出以后,也会模仿老师的行为把班级当成一个完整的家并且将为班级争光等等的事情列为自己的分内之事。那么如何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呢?首先,班主任应妥善处理学生上交的书法或者其他作品,可以在班级内置办展览处,并且鼓励未上榜的同学继续努力,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反映班主任对待大家的作品的态度从而取得正向反馈。另外,把班级每次获得的荣誉都整齐地张贴在班级内部,每次取得成绩,肯定大家的付出并作出合理的奖励,这样当同学们每次看到荣誉榜,都会从心底更加认同自己和班级内其他人的付出,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再联合其他的方式可以实现从联合群体阶段到班集体阶段。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感情先行,严宽相继,需要公平公正,端平一碗水,与学生将心比心,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2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